世良情感网

西方要彻底绝望了,200公里摧毁阵风战机的霹雳15已落后,能内置弹舱的霹雳16要

西方要彻底绝望了,200公里摧毁阵风战机的霹雳15已落后,能内置弹舱的霹雳16要来了,歼20可挂载6枚   当印度军方在2025年5月的空战中确认,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发射的霹雳-15E远程空空导弹在200公里外精准击落法制“阵风”战斗机时,西方军事界陷入了长达数周的集体沉默。   这种沉默背后,是对中国导弹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震惊,更是对自身技术优势可能被彻底颠覆的恐惧。而随着最新消息显示,能内置隐身战机弹舱的霹雳-16即将量产,歼-20可一次性挂载6枚,这种恐惧正在演变为更深层的绝望。   霹雳-15的实战表现彻底打破了西方对远程空战的认知。根据印度军方内部报告和巴基斯坦官方披露的细节,在那次夜间空战中,巴基斯坦战机依托预警机和地面雷达网络构建的“杀伤链”体系,在未开启机载雷达的情况下,通过数据链引导实现了对印度机群的静默锁定。   当霹雳-15E从200公里外发射时,印度“阵风”飞行员甚至未收到任何告警信号。这种超视距打击能力的核心,在于霹雳-15采用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有源相控阵雷达导引头。前者通过两次点火实现了射程与机动性的平衡,后者则赋予导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自主追踪高机动目标的能力。   西方军事分析人士最初对霹雳-15的射程数据嗤之以鼻。根据珠海航展公开的出口型霹雳-15E参数,其标称射程为145公里,但实战中却打出了远超预期的200公里。   这种“虚标”策略被证实是中国军工的战略智慧——通过刻意压低公开数据,诱使对手误判防御范围,从而在实战中达成战术突然性。印度军方事后承认,其情报部门正是基于150公里的射程预估,才让“阵风”飞行员冒险进入危险空域。   更令西方震惊的是,霹雳-15E在击中目标前仍保持着4马赫以上的速度,这种末段动能优势使得“阵风”释放的干扰箔条和热焰弹完全失效。   然而,就在西方还未从霹雳-15的震撼中回过神时,更先进的霹雳-16已悄然浮出水面。根据美国《军队认可》网站曝光的PPT资料,霹雳-16在保持与霹雳-15相近尺寸的同时,将射程提升至300公里,并通过优化弹翼结构实现了对歼-20和歼-35隐身战机内置弹舱的完美适配。   这种设计意味着,歼-20在保持隐身性能的前提下,可携带6枚霹雳-16执行远程截击任务,其载弹量较之前使用霹雳-15时提升了50%。更关键的是,霹雳-16采用了可变推力发动机技术,能根据目标机动状态动态调整飞行弹道,使得不可逃逸区扩大至200公里以上。   西方军事工业界对霹雳-16的出现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焦虑。美国雷神公司正在加速量产AIM-260空空导弹,但其260公里的射程仍落后于霹雳-16,且预计2026年才能初步形成战斗力。   欧洲多国联合研发的“流星”导弹虽然采用冲压发动机技术,但其实际有效射程仅150公里,在霹雳-15面前已显疲态,更无法与霹雳-16抗衡。   更令西方担忧的是,霹雳-16的电子对抗能力较前代有了质的飞跃。其搭载的新型相控阵雷达不仅能识别多种隐身目标,还能通过双向数据链与预警机、卫星实时共享战场信息,实现“发射后锁定”的超视距打击模式。   印度在此次技术博弈中扮演了特殊角色。尽管印度官方至今仍拒绝承认“阵风”被击落的事实,但其境内发现的霹雳-15E残骸已成为西方研究中国导弹技术的“香饽饽”。   美、法、日等国纷纷向印度提出残骸研究请求,试图破解霹雳-15的导航、动力和电子战技术细节。然而,这种努力注定徒劳——霹雳-15E作为出口型号,其核心技术已进行了针对性弱化,而解放军自用版本的性能更胜一筹。   正如军事分析人士指出的,中国军工遵循“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发展规律,当西方还在研究霹雳-15时,霹雳-16已开始小范围试用,而射程超过400公里的霹雳-17也进入测试阶段。   霹雳系列导弹的持续进化,正在重塑全球空战规则。传统上依赖中距导弹进行超视距打击的战术体系,在霹雳-16面前显得脆弱不堪。歼-20与霹雳-16的组合,使得中国空军具备了在防区外对敌方预警机、加油机等关键节点实施“斩首行动”的能力。   这种战术优势在印巴空战中已初现端倪:巴基斯坦通过精确打击印度预警机,彻底瓦解了其空中指挥体系,进而取得战场主动权。   西方的绝望不仅源于技术差距,更源于战略层面的被动。当美国还在为AIM-260的延期服役焦头烂额时,中国已开始探索六代机配套的“智能弹药”体系。   根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霹雳-16的后续型号将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自主目标识别和协同作战能力,这意味着未来空战可能演变为“机器人之间的对决”。这种技术代差的扩大,使得西方在可预见的十年内难以扭转颓势。

评论列表

用户12xxx22
用户12xxx22 1
2025-08-08 16:59
PL16 是光杆弹,所以歼 20 能装 6 枚,红外与雷达双制导切换,射程 300 公里以上,能有效精准命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