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杭州举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杭州警方公布多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田国刚向社会公布,1至7月,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受理数、损失数、重大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10.1%、33.2%、68.6%,破获案件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分别同比上升13.6%、7.3%,返还涉案资金1.94亿元。
四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有你熟知的吗?
百万元投资理财诈骗案
2025年3月21日,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接某女士报警称,3月初通过某网络社交平台相亲帖认识嫌疑人,被网恋诱导投资虚拟币,通过电商平台购买黄金和网银转账的方式充值,在平台显示无法提现后发现被骗,共损失人民币100余万元。
案发后,市区两级公安机关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研判和侦破,远赴重庆、成都、东莞、中山、梅州、长春等地进行抓捕,明确诈骗窝点位于东南亚某地,境外诈骗分子通过小众的加密聊天软件发布指令,由境内的灰黑产犯罪团伙接单取黄金。
截止目前,该案已经抓获多环节犯罪嫌疑人9人,其中取黄金的“车手”5名,“车手”的上家2名,一级卡的嫌疑卡卡主1名,接送司机1名,合计追赃挽损20余万元。
取现洗钱团
2025年6月3日,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根据上级线索,会同外地市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一个专业取现金的洗钱犯罪团伙,在杭州和嘉兴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查获一批无线监控、对讲机、实时画面传输设备等作案工具。
该团伙成员来自外省多地,通过网上兼职广告招募结识,使用小众加密聊天软件通联,并通过上家提供的信息联系受害人,让受害人本人或通过网约车、快递员将现金送往指定的地点,后将现金取走,汇往境外。
截止目前,该案3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批准逮捕,另外有3名被取保候审,已查明涉案金额17万余元,现该案件还在进一步深挖中。
为了打击震慑电信网络诈骗,杭州公安机关市区两级组建了9支108人的跨警种最小作战单元,全力攻坚大案。1至7月,全市案损80万元以上重大电诈案件破案率92%,打掉涉诈窝点43个、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3717名,摧毁黑灰产业链条117个。
境外诈骗团伙在医院安装VOIP设备案
2025年5月28日,建德市公安局接到通讯运营商提供的线索,建德某医院多个固定电话有异常通话的行为。
经侦查,发现医院两处弱电井被安装了用于实施电诈犯罪的转接设备(VOIP)。建德公安立即联动多警种处置,迅速查明3名涉案嫌疑人,并于次日将正在建德其他医院准备安装VOIP设备的2名嫌疑人抓获,缴获作案设备3套、专业的开锁工具5件。主犯陆某龙获悉同伙被抓后,于6月16日投案自首。
经查,主犯陆某龙通过小众加密聊天软件接受上家指令,负责接收、调试设备和资金结算;另两名同伙负责踩点,选择弱电井防范措施比较薄弱的单位,通过开锁工具打开弱电井,将VOIP设备接入到医院固定的电话线路。目前,该案已比中杭州、绍兴、金华等地5起案件,涉案金额达60万余元。
VOIP设备是什么?市局刑侦支队政治处主任王海燕介绍,“VOIP”是一种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电话网络互联的硬件设备,通俗地讲就是“用网络打电话的工具或硬件”的一种设备。诈骗分子通过远程操控异地安装的“VOIP”设备,伪装成国内座机号码进行电话拨打和短信发送,实现作案人与设备的空间隔离。
诈骗分子先通过网络以“高佣金”的噱头招募“安装工”,以“只是安装一个设备、转发一个收款码就能轻松获得高额回报”,吸引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到医院、学校、企业等疏于防范的相关单位弱电井去安装“VOIP”设备,也有冒充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的工作人员,以检查升级通话质量的名义进入到居民的家中,到安装固定电话的居民家中安装此类设备。
“在这里也提醒广大求职者,对类似“高佣金”招募“安装工”的招工广告,要提高警惕,防止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也提醒一些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要加强弱电井等日常排查和管理,提高防范意识,防止被电信网络诈骗利用。”王海燕说。
冒充客服屏幕共享案
2025年6月10日,拱墅区某女士接到一条“快递包裹送达”的短信,在未找到快递的情况下,该女士回拨短信内的预留电话,被告知开通了“百万保险”这个业务,不关闭就要扣费,询问如何关闭,对方便引导该女士下载多个软件,并让其打开其中一个会议软件的屏幕共享功能,手机被控制登录银行网站,该女士被引导输入银行卡号、密码,正在打开涉诈软件要将银行卡通过手机NFC功能进行读卡时,接到了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区分局祥符派出所的劝阻电话,该起诈骗被及时劝阻,该女士停止了操作。
后公安机关对其手机断网重启,并联动金融部门对其银行卡开展保护性止付,指导其电话挂失所有的银行卡,成功避免了卡内455万元的损失。
王海燕介绍,发送“快递送达”类短信实施诈骗主要集中在冒充客服“取消会员服务”的场景,诈骗对象以中老年群体为主。收到带有联系电话的“快递送达”类短信,一般无需回拨,一旦拨打对方电话,若对方提到“取消会员”“扣费”等关键词,有些案件中,受害人正因未接到快递而回拨电话,此时更需警惕,请不要理会,立即挂断!同时,不要轻易开启与陌生人的屏幕共享功能,不要点击链接安装陌生的软件,一旦手机被远程控制,要第一时间拔卡、断网,并关机,找专业人士清理卸载可疑的软件。如果发现自己被骗的,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1至7月,全市累计处置涉诈预警440余万条,劝拦被骗资金15亿余元,防止百万元以上案件167起。
电诈是可防性案件
杭州这五类电诈案较为集中
杭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田国刚表示,当前,犯罪手法更新迭代快,攻防对抗不断升级,犯罪形势依然严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依然是我市刑事犯罪的主流。
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高发类案比较集中。当前,我市电诈案件中较为集中的五类是:刷单返利类、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虚假购物类、虚假贷款征信类等。其中,刷单返利类发案占比高,达35.5%;虚假投资理财类案件损失大,占案损80万以上重大案件的比例达67.3%。
二是犯罪手段迭代变化加速。通联手段从电话、通用聊天软件等向FaceTime、小众聊天软件、境外通讯软件等方式转变,犯罪分子运用屏幕共享、远程控制、AI技术等,迷惑性更强。“洗钱”手段从银行卡转账,逐步转向取现金、购黄金、买充值卡、换虚拟币、转外汇等方式,隐蔽性更强。
三是犯罪组织化特征更加明显。诈骗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诈骗金主、头目和骨干往往在境外,具有产业化分布、精细化分工、跨境式布局等特征。
“破案神速,不如骗局止步;追赃再高,不如钱袋捂牢;事后劝阻,不如事前醒悟”。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案件,加强自身防范也同样十分重要。请广大群众提高防骗意识,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