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警惕刷脸设备骗局!南宁一公司虚构86万台设备吸金17亿:案件已开庭,投资者发声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杨光

近期,南宁多名投资者向大河报《看见》记者反映,广西边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边拓公司”)以推广刷脸支付设备为名,3年间吸收6000余名投资者资金约17亿元。办案机关调查发现,投资者购买的86万台设备中,实际只有5000多台投入使用。

记者获取的一份南宁警方《立案告知书》显示,2023年12月,警方已刑事立案侦查。

2025年8月6日,该案在南宁中院开庭审理,尚未宣判。

涉事企业宣称:每台刷脸支付设备每月保底收益108元

2019年以来,刷脸支付设备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为商业热点。

该案一名投资者告诉大河报《看见》记者,2020年7月起,边拓公司以“刷脸设备投资”为由,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签约,宣传资料中,边拓公司自称是支付宝广西区域服务商,投资的设备为支付宝推出的“蜻蜓F4”。

投资者提供的资料显示,支付宝服务商平台中,曾经可以检索到边拓公司信息,其曾为代运营认证服务商,入驻时间为2020年,2024年1月31日到期。

页面下方温馨提示显示:支付宝不会以任何“官方授权”、“独家代理”、“官方代理”等形式,授权第三方作为支付宝小程序开发指定机构,也没有设置支付宝应用或支付宝小程序等各地运营或服务中心。您如果想了解官方活动,请通过支付宝服务商平台支付宝官方平台获取。

2025年8月8日,记者通过支付宝服务商页面线上客服了解到,支付宝代运营认证服务商是指通过支付宝官方审核与认证的服务机构,它们具备一定的资质和服务能力,可以为商家提供代运营服务。这些服务商通常具备以下条件:公司成立时间≥1年,注册资本≥50万元;拥有10人以上的全职业务团队;服务商户数量达到50家以上;公司近一年内无诉讼、无行政处罚、无重大用户投诉记录。目前,安心付标准版代运营服务商仍处于定向邀约试点阶段,只有受邀企业才能进行认证申请。

支付宝人工客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边拓公司曾经是支付宝服务商,后因违反服务商管理规范,被终止合作,企业详细信息不便告知。

投资者周先生告诉记者,投资者共签订3份合同,分别是《商品购销合同》《刷脸设备代运营服务合同》《机器设备回购合同》,从购买、运营到回购,表面构建了完整的商业逻辑。边拓公司宣称,仅需花费1648元购买“蜻蜓F4”设备,或2000元购买“双屏POS收银机”,另缴纳240元代运营服务费,边拓公司将负责设备代运营,由其负责寻找合作商户并与商户签约合作,代投资者运营设备,代运营期限为6个月,每月按设备交易流水可获取0.05%服务费,保底月收益108元,合同到期后,公司可按原价回购设备。

有投资者坦言,曾考虑过项目风险,但有赌的心理,赌自己爆雷前能跑掉。也有投资者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投资,没有做过风险评估,是看身边有朋友投资了1年多,并且赚到了钱,因此跟风投资。

支付宝曾辟谣:以服务商名义招商行为均属诈骗

2025年6月30日,记者通过支付宝服务商平台检索,已查询不到边拓公司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平台网页下方温馨提示已与此前投资者提供资料中的提示有所差异。提示显示:查询结果仅代表该服务商已入驻支付宝服务商平台,不代表平台对于服务商的推荐或保证。产品或服务均由服务商自主经营,因商业合作产生的相应后果由服务商自行承担。支付宝不会以任何“官方授权”、“独家代理”、“官方代理”等形式,授权服务商以支付宝名义开展对外合作,以及收取加盟费/入场费/押金等任何费用。

2023年11月21日,支付宝开放平台微信公众号曾发布文章称,假冒支付宝或服务商名义招商行为均属诈骗。

文章显示,支付宝平台在日常风险巡查中发现,线下有一些冒用支付宝名义,或以支付宝服务商等名义进行违规招商的行为,给商家和用户造成了极大的误导,误认为是支付宝官方行为,并最终产生了损失,也让平台承受了不可挽回的声誉伤害,并严重破坏了平台开放生态的建设。支付宝从不会委托任何服务商,以“支付宝”官方代理、独家代理等名义对外宣传;也不会委托服务商以“支付宝”名义,招收二级代理商、加盟商等;更不会允许利用支付宝名义违规收取加盟费、代理费和押金等。

“小程序数据可视化”成为迷惑投资者的工具

投资者张先生告诉记者,2023年5月,其花费约16万元购买了70台刷脸设备。随后两个月内追加投资至60万元,共计购买260多台设备。

起初,涉事公司还能如约履行承诺,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宝等渠道向张先生支付过约3万元收益。自2023年8月,张先生就未再收到任何款项,涉事公司以回款未到账为由不予兑付,60万元本金也无法收回。直至2023年12月,该公司被警方查处。

另一投资者何先生称,边拓公司开发的某微信小程序,可显示设备安装位置、交易流水及分润明细。平日里,投资者都是通过该小程序了解自己购买的设备情况。此前也有部分投资者进行过实地考察,确在南宁少数商户看到带有边拓公司标识的刷脸设备。

投资者称,该公司爆雷后,有关部门调查发现,该小程序上的数据大部分都是假的,虽然能看到商户名称、交易金额和交易次数,但商户位置模糊或根本不存在。

一位投资者展示的截图显示,其名下的130台设备对应着130个“商户”,但无法找到实体位置。

有投资者告诉记者,对边拓公司产生信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其曾参加过当地某大型活动,并与有关部门签约。

投资者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2022年,在该活动集中签约仪式上,其与钦州市某部门签约I0T(物联网)硬件设备研发及生产项目。文章称,项目由边拓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人民币2.1亿元。

2025年8月8日,大河报《看见》记者检索发现,钦州某局微信公众号2022年发布的一篇文章中,同样介绍了上述签约信息,但未提及边拓公司名称。

文章配有一张签约仪式照片,经投资者辨认,照片中一人为边拓公司招商部经理高某,目前高某因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被查。

警方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

多名投资者回忆,自2023年8月起,边拓公司不再兑付,同年10月,陆续有受害人提交材料报案。同年12月,警方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侦查。

2023年,曾有网友在知乎APP提问,称其购买了边拓公司1850台支付宝刷脸设备,共计四百多万元。分润分期拖了几个月,也去过南宁总公司多次,老板不愿意公布安装地址和流水账单。其个人咨询过律师,称可能涉及合同诈骗和非法集资。

一名网友回复称,自己同样被套,并且是外地人,当初买设备的销售已经跑路。

投资者提供的一份2024年3月1日南宁市公安局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分局刑侦大队信访回复函显示,该局于2023年12月8日,对边拓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展开侦查,民警传唤部分相关人员,调查并调取涉案账户资金流水进行分析,整理涉案资金,通知相关涉案人员配合调查,补充涉案人数以及涉案金额,全面还原案件情况。

回复称,因案情复杂涉及人数多,案件侦办中,分局正尽力推进案件进展,已冻结边拓公司部分涉案对公账户,查封两处不动产。涉案人员董某被刑拘,正在进一步搜集证据材料,保障侦查诉讼顺利进行,并对边拓公司其他股东以及员工进行追查。

天眼查APP显示,边拓公司成立于2020年7月,注册资本2000万,实缴900万。企业涉及多起司法案件,已被列为经营异常企业、限制高消费。

86万台设备实际安装不足5000台,6878人被骗约17亿元

投资者陈先生告诉记者,今年4月,南宁市检察院对该公司实际控制人董某以集资诈骗罪起诉,并在8月6日在南宁中院一审开庭。

起诉书显示,南宁市检察院查明,边拓公司实际控制人董某自2020年7月,在其本人及边拓公司均不具备从事吸收公众存款金融业务资质的情况下,设置支付设备投资产品,吸收社会公众投资资金,向投资者夸大已安装运营支付设备数量,并利用“边拓公司”小程序向投资者展示虚假的支付设备安装信息。

2023年7月,因边拓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南宁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等部门通知董某停止吸收资金并对投资者清退资金,至2023年11月,董某向投资者清退资金约2亿元。

记者从部分投资者处了解到,一些赚到钱的投资者在爆雷前,未再复投,因此逃过一劫。

起诉书称,经统计、鉴定,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董某实际安装运营“蜻蜓F4”、“双屏POS收银机”支付设备数量不足5000台,但以边拓公司名义与6878名投资者签订共计约86万台支付设备购销和代运营合同,吸收投资者资金约17.43亿元,其中约2.6亿元用于支付业务员提成,800万元用于买车买房等消费,截至2024年1月,4820名投资者未获本金全部兑付,造成投资者损失约4.95亿元。

检方认为,被告人董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巨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款,应当以集资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