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猕猴桃新品种!浙江小伙历时5年在“世界第一颗红心猕猴桃发源地”成功培育“鑫中1号”

说起科技创新,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事实上,科技创新并不停留在高精尖技术和实验室,每一项技术的创新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科技和我们日常生活的“水果自由”也息息相关。

在杭州余杭区与广元苍溪县东西部协作的契机下,浙江小伙周政寰一头扎进了苍溪的“猕猴桃”产业转型的浪潮中,在推动当地传统猕猴桃种植业向全产业链条转型的过程中,他坦言自己的秘诀就是“科技创新”。

在世界红心猕猴桃的发源地,

研发“新种子”

苍溪县地处黄金北纬30度,世界公认的猕猴桃最佳种植带。在猕猴桃界,苍溪县有着非常响亮的名号:上个世纪80年代,这里选育出了世界上第一颗红心猕猴桃。发展到今天,苍溪也成为了红心猕猴桃最大的生产基地,苍溪县被誉为世界红心猕猴桃发源地、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在东西部协作余杭结对帮扶苍溪的背景下,挂职苍溪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浙江干部徐锋一直致力于将东部的技术、市场及人才资源引入苍溪,带动当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周政寰也是在这样的契机下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始打造猕猴桃全产业链升级。

大学毕业后周政寰就投入了农业,从育种、种植到销售,他深耕“水果行业”的全产业链建设至今已有12年。说来也巧,周政寰一直有个“猕猴桃”心结:全世界一共有54个猕猴桃品种,其中52个品种在中国,我国人口亩均拥有猕猴桃是世界人口的3.5倍,算得上是猕猴桃大国,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仍然是猕猴桃进口大国,原因就是猕猴桃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猕猴桃依赖进口。他曾到新西兰考察,当他看到果园里工作的都是年轻人,当地在猕猴桃的育种、种植和品牌打造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系统时,他心里萌发了一个念头:有一天要把中国的猕猴桃品牌打出去,销往全世界。

周政寰在种植园查看结果情况

近年来,苍溪猕猴桃因为气候等各种因素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染上“溃疡病”,导致产量下降。周政寰和团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科研育种和技术攻关,因为只有把种苗选育好,才能让猕猴桃产业得到质的提升。在收购了一家拥有丰富种质资源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基础上,周政寰和团队花了五年时间艰苦攻关,终于培育出了黄肉猕猴桃新品种“鑫中1号”,他和团队给这个新品种取了个名字“猕掌柜”。

“猕掌柜”的品种具备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特性,而且试种出来果子的口感更Q弹,得到了当地许多果农的认可,也吸引了许多种植户选择这个品种。2024年9月18日,“猕掌柜”取得了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具备了自主知识产权。

“新种子+新种法”,

养出一颗好吃的猕猴桃

有了好的品种,还得配合科学的种植。为了推广新品种,周政寰和团队还推出“保底收购”承诺,吸引了许多种植户的加入,新品种“猕掌柜”在苍溪完成品种权认定和保护后,目前已经建成和在建基地达到2000余亩。随着规模进一步扩大,周政寰牵整合科研院所、本地农技专家等资源,组建了“中国猕掌柜联盟”,并在联盟内部设立技术委员会,打通科研到生产的壁垒,让不少农户从“凭经验种”转向“按标准种”:通过深翻改土、投入粗纤维有机物料松果壳、稻壳等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高起垄增加果树的吸氧面,用油枯饼、鱼类发酵菌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等方法,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也帮助猕猴桃的果实结得更加饱满、口感也变得更好。

小小“猕掌柜”,

承载着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景

如今,周政寰担任董事长的四川鸣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建成了12个猕猴桃产业园区,总面积达2000余亩,预计年产猕猴桃5000余吨。

新品种“猕掌柜”

从育种到种植再到结果,今年十月,“猕掌柜”首批开采,将销往国内各大城市,还计划销往俄罗斯、东南亚等海外国家。按测算,现有基地旺产后年均销售额将突破1亿元。如果立足苍溪、辐射广元,可以发展4万亩左右“猕掌柜”,将实现一系列显著效益:产能超10万吨,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带动2000户种植户增收,同时还将有力推动物流、旅游、农事服务等关联产业发展。

在周政寰看来,这颗小小的“猕掌柜”,也承载着猕猴桃产业发展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