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荆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毛良雄
公安交管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5年,荆门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将紧紧围绕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这一重点,以健全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以推进交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为动力,持续推进新时代公安交管工作创新发展,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一、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维护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牢固树立“事故可防可控”“交通安全是管出来的”理念,紧紧围绕人、车、路、企交通要素管控要求,协同多部门实施道路交通安全三年提升行动、公路安全隐患突出点段治理、城市道路“治乱除患”攻坚项目治理等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酒驾醉驾查处,对“三超一疲劳”严抓不放,对“两客一危一校一面一货”重点管控,对摩托车、电动车交通乱象进行“靶向治理”,做到静态隐患及时清零、动态隐患管控消除。今年以来,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36%,连续5个月被评为全省交通安全风险较低地市。
二、民意为本,精细精准,不断提升交管服务水平。
围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网上办、语音办、视频办模式,推进车管下乡服务、进企服务,实现更多事项全程网办、一站通办、一次办结;通过深化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系统推进路段路口疏堵保畅、秩序优化和出行环境提升工作。截至当前,已建成46段总计89.36公里的智能化绿波带,实现路段通行效率提升20%,道路畅通指数连续6个月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有效推动了城市交通在运行速度、管理效能和出行体感三个维度的全面提升。深化柔性执法,常态化推行国家法定节假日轻微非故意交通违法“四不罚”,同时实施不按导向车道行驶、违反禁止标线等部分非现场轻微违法“一次提醒、二次警告、三次处罚”,现场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先劝后处,轻微事故快处快赔等举措,提升执法温度。
三、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完善新型警务运行机制。
着眼公安交管工作现代化,建立研判分析、精准指挥、动态管控、挂账督办闭环模式,健全专题研究、专项攻坚、专业指导工作机制,完善恶劣天气等交通事件监测巡查、预警干预、应急处置工作流程,确保交管警务高效运行;加快智慧交管建设应用,推进前端感知设备升级、大数据汇聚融合,探索无人机等新装备应用,更好赋能实战,实现“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升级。
四、严格规范,夯基提能,锻造专业过硬交管铁军。
按照“党建引领、规范管理、以上率下、干净担当、勇争一流”工作要求,推进“队伍管理正规化、勤务制度精细化、执法工作规范化、服务群众人性化、优化保障主动化”工作措施,狠抓纪律作风建设,严格日常监督管理,确保交管队伍自身清、自身正、自身硬;深入实施素质强警工程,推进全警常态化练兵,开展大讲堂、大比武、大培训,着力提升队伍专业素养,切实塑造交警新形象。
●服务人民群众,畅通监督渠道,“12389”请您关注!
●拒绝“车窗抛物,文明从我做起”
●关于调整西三环(火焰冲互通至深圳大道互通)货运车辆禁限行时间的通告|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