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中,有个以贩海鲜为生的李念一。这人平日里嗜酒如命,对男风之事痴迷不已。世

史迹追踪者 2025-08-09 14:14:53

杭州城中,有个以贩海鲜为生的李念一。这人平日里嗜酒如命,对男 风之事痴迷不已。世间男子但凡稍有姿 色,便都能勾起他龌 龊的心思。 同乡少年崔十三,正值十五岁的青春年华,生得眉清目秀。他家中贫困,母亲早逝,父亲又瘫痪在床,生活的重担压得这个少年有些喘不过气来。 李念一得知此事后,时不时送些钱财、粮食,实则借此机会接近崔十三。 崔十三年纪尚小,却十分机灵聪慧。他心里明白李念一的意图,在与李念一的相处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李念一一直未能得逞。 癸未年的夏天,李念一要往海宁处理事务,一来一回得花费几天时间。他心中那股邪 念又开始蠢蠢欲动,一个计划在他心中悄然成型。 李念一来到崔家,对崔父一番嘘寒问暖,满脸堆笑说:“崔大哥,十三这孩子聪明伶俐,我看着喜欢,想带他一起去海宁,让他长长见识。一路上我定会好好照顾他,您就放心吧。” 崔父一听,心中满是犹豫,他深知李念一的为人,于是委婉拒绝道:“孩子年纪还小,不懂事,去了给你添麻烦。你自己去就行了,别管他了。” 可李念一哪肯轻易放弃,他软磨硬泡,又是保证又是承诺,说了一大堆好话。崔父因家中确实受了李念一接济,实在难以推脱,只好勉强答应。 临行前,崔父对崔十三叮嘱道:“那李念一名声不好,咱家虽受他帮助,但你千万要记住,一定要完完整整去,完完整整回。” 崔十三将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中,跟着李念一踏上了前往海宁的路。 邻居们得知此事后,纷纷在背后议论说崔父糊涂。 崔十三与李念一登上船后,李念一一路上对崔十三格外殷勤,又是拿好吃的,又是说甜言蜜语。 崔十三心中厌恶,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李念一让他喝酒,他便喝上几口;李念一开些荤玩笑,他也只是敷衍地笑笑,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实则时刻警惕着。 船行至傍晚时分,崔十三独自来到船头,望着波光粼粼的江水,想到即将与李念一共处一舱,心中担忧:“今晚若他真要 逼 迫我,我一个小孩子,如何敌得过他?看他今日的样子,言语之间越来越露 骨,恐怕很快就要动手了。我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崔十三越想越害怕,眼中泛起了泪花。 就在这时,上游突然漂来一条小船。船上坐着一位中年女子和一个年轻姑娘,像是母女俩。姑娘身姿轻盈,熟练地划着船桨,大妈站在船头,手中撒着渔网,动作娴熟,一看就是常年在江上讨生活的人。 小船渐渐靠近,姑娘抬起头,目光正好与崔十三对上。她冲着崔十三微微一笑,轻声说道:“这小 弟 弟就像一片叶子掉进了泥沼里,处境艰难。你能像我一样,躲开那些坏人吗?咱们同病相怜,妈妈,咱们得救救他。” 大妈也笑着点头,说:“闺女说得对,咱们自己好不容易上岸了,可不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被淹死。这孩子一看就是个孝子,咱们更不能不管。” 说完,大妈从怀里掏出一本巴掌大小的小册子,用力扔给了崔十三,大声喊道:“拿着这个,它能保你平安!” 崔十三连忙伸手接住小册子,刚想开口道谢,那小船如离弦之箭一般,迅速地开走了,转眼间就驶出了一里多地,消失在了茫茫江水中。 崔十三从小跟着父亲读过一些书,也识得不少字。他打开小册子,见里面写的全是闺房里的小游戏,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他皱着眉头暗自思忖:“这有什么用呢?难道老太太是在跟我开玩笑?” 可他又转念一想,说不定这些法子能灵活运用,帮自己摆脱困境,于是,他小心地将小册子藏进袖子里。 此时,船舱里传来李念一的声音:“十三,你在船头干什么呢?快进来。” 崔十三应了一声,整理了一下情绪,走进了船舱。李念一看着崔十三,醉眼朦胧地问道:“你刚才在船头跟谁说话呢?” 崔十三回答:“大哥,我没跟谁说话,就是一个人在船头看看风景。” 李念一笑了笑,说:“就你这长相,在船头站着,不怕被蛟龙叼走吗?” 说着,他凑近崔十三,威 胁道:“今晚只要你从了我,我分你一半的钱,这些钱足够你养家糊口了。不然的话,这江里就是你的葬身之地,你爹病歪歪的,上哪儿找我要人去?” 崔十三听了李念一的话,心中害怕,但他想起袖子里的小册子,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故作镇定地说:“我年纪小,心里害怕,要是我喝得酩酊大醉,到时候就任你摆布。” 李念一听了崔十三的话,心中大喜,连忙说:“好,好,那咱们就多喝点酒。” 说完,他便急匆匆地上岸买酒去了。 李念一拎着一大坛酒回来,迫不及待地要和崔十三喝酒。十三用册中 "移灯就火" 法,提出行急口令酒令,内容尽是荤段子,规定 "能流利诵读不笑者免罚"。 李念一情 欲攻心,每诵必笑,连干十数杯后酩酊大醉。 到了二更天,他终于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船舱里,呼呼大睡起来。 崔十三见李念一醉倒,又往他嘴里灌了两杯酒,确定他彻 底没了反应,才放下心来。(字数受限,下篇链接发在评论区)

0 阅读:3
史迹追踪者

史迹追踪者

追踪史迹,还原历史本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