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罗杰站在冰冷的囚室里,脚镣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行刑的日子已经确定,德军的通

罗杰站在冰冷的囚室里,脚镣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行刑的日子已经确定,德军的通知冷漠而精准,没有任何回旋余地。比利时国王的求情信送去又被退回,狱外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就在这绝望的节点,一封从远方传来的电报,改变了他的命运。 钱秀玲,一个来自中国的女子,看见了罗杰的名字。她不是政要,也不是军官,却有着出人意料的勇气和资源。她认出了德军比利时最高行政长官的名字——法肯豪森。这个德国人,曾在中国当过军事顾问,与她的堂兄钱卓伦关系密切。这条隐秘的关系线,成了她救人的唯一希望。 她没有犹豫。第一步,是给堂兄发电报,说明情况,请他帮忙引荐。电报发出后,她又整理出堂兄与法肯豪森的合影,作为信物。德军占领下的交通艰难,她从住处到布鲁塞尔要跨越170公里,沿途检查站重重,每一步都可能暴露身份。 布鲁塞尔的办公楼外,铁门紧闭,岗哨冷漠。钱秀玲凭着信物,硬是见到了法肯豪森。房间内,沉默持续了很久。她陈述理由,不夸张,不卑微,只强调罗杰的年轻、无辜与勇气。法肯豪森端坐着,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终于,他吐出一个简短的“行”。 命令传下去的时候,出现了意外。关押罗杰的档案里,不止一个叫“罗杰”的人。德军在执行时,干脆将两个同名的囚犯都一并释放。这场求情,本是救一人,却意外地救下了两条性命。更重要的是,这次行动让钱秀玲与法肯豪森之间建立了信任。 不久后,新的求助开始涌来。有人通过朋友转递名单,有人亲自找到钱秀玲的住处。每一次,她都尽力将名字送到法肯豪森的案头。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但累计下来,超过一百名比利时反抗者因此逃过了死亡。 德军的占领并没有放松过,风险始终存在。钱秀玲知道,一旦被怀疑,她自己也会被投入牢房。可是,她依然一次次走上那条通往布鲁塞尔的路。每一次递交名单,都是一次赌博,赌的是人性中仍存的善意。 战争结束,城市重新恢复喧嚣。比利时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授勋仪式,钱秀玲的名字被郑重宣布。她被授予“国家英雄”勋章,站在领奖台上时,许多曾被她救过的人在人群中向她挥手。那一刻,她的眼中没有泪水,只有一种平静的满足。 多年以后,在她的故乡宜兴,人们为她建起了纪念场所。远在比利时,也有一条街道用她的名字命名——钱秀玲女士之路。当地人讲述着她的故事,把这个来自东方的女子视作勇气与善良的象征。 钱秀玲的选择,不是偶然的冲动。那是一个人在战火中对生命的坚定站位,是对正义的执着信念。她没有枪,没有军队,却在敌人掌控的土地上,硬生生闯出了一条生路。 这段跨越国界的救援,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的传奇。但在她自己看来,不过是“该做的事”。正因为这样的平淡回应,这段历史才更显珍贵。它提醒人们,在最黑暗的时刻,总有人会点亮一盏灯,即便那光很微弱,也足以照亮一群人通向自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