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0万美元一架的C919刚把香港航线飞成日常,就有人喊“造出来才发现不值” 最近网上有人嘀咕:“花9900万美元买C919,值吗?” 这话听着耳熟,就像当年高铁刚通车时有人质疑“票价太贵”,现在回头看,高铁早成了中国经济的大动脉。C919这事儿也一样,得把眼光放长远了看。 波音737 MAX8标价1.216亿美元,空客A320neo标价1.106亿美元,C919直接便宜了15%-20%。巴西一家航空公司刚谈妥4架C919的订单,单价9000万美元,还能享受中国国家开发银行80%的融资支持,10到12年还清。 这就好比买手机,同配置的苹果卖8000,华为卖6000,还送你两年碎屏险,你说值不值?更关键的是,C919的维护成本比西方飞机低30%,这就像买了辆省油又省心的车,长期开下来能省不少钱。 有人说:“发动机和航电系统还是外国的,不算真国产。”这就有点抬杠了。C919的机身、机翼、起落架这些核心部件都是咱自己造的,国产化率从最初的10%涨到了60%。就像盖房子,虽然家具是买的,但地基、框架都是自己搭的,产权明明白白在咱手里。 而且中国商飞早就留了后手,C919专门设计了国产长江1000A发动机的接口,等咱们自己的“中国心”成熟了,随时能换上。当年高铁不也是从引进技术起步,最后实现了自主创新吗? 再看看市场表现,C919飞香港航线都飞成日常了,每天一班往返,单程利润3万多块钱。从2023年5月商业首飞到现在,已经拉了100多万人次,订单超过1000架,连东南亚国家都盯上了,计划2026年进军那边的市场。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最近也给了积极评价,说C919符合国际标准,这就相当于拿到了进入欧洲市场的“门票”。 有人担心:“飞机安全吗?”截至2024年8月,C919飞了1.6万小时,没出过一次重大事故。就像新手司机刚上路,前几千公里开得稳稳当当,后面只会越来越熟练。而且C919用的LEAP-1C发动机是波音737 MAX和空客A320neo同款,技术成熟度有目共睹。 往大了说,C919是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全球航空市场被波音和空客垄断了几十年,咱们造C919不是为了跟他们打价格战,而是要打破“卡脖子”的局面。想想看,如果所有飞机都得从国外买,哪天人家一掐脖子,咱们的航线就得停摆。 有了C919,咱们不仅能自己用,还能出口到其他国家,赚外汇、交朋友。巴西那家航空公司为啥要买C919?因为波音和空客产能跟不上,C919能保证明年3月就交付。这就像当年中国基建帮非洲建铁路,不仅赚了钱,还赢得了信任。 更重要的是,C919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一架大飞机有300多万个零件,涉及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产业工人。从宝钢的铝锂合金到成都的电子系统,从上海的总装线到江西的复合材料厂,C919就像一根红线,把中国制造业的珍珠串了起来。 有人算过一笔账,大飞机产业能带动上下游产生数十万亿美元的价值,这可比卖几架飞机赚的钱多得多。 当然,C919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国际适航认证还没完全拿到,发动机国产化还得加把劲。但这就像孩子学走路,刚迈出第一步就夸他能跑马拉松,那是捧杀;但因为他偶尔摔个跟头就说他永远站不起来,那是偏见。当年华为被美国打压时,有人说“华为药丸”,现在华为的5G和手机不照样风生水起? 站在2025年的节点看,C919已经不是单纯的商品,而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象征。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高端制造的大门;又像一艘破冰船,在国际航空市场的冰面上开出了一条路。当巴西的乘客坐着C919翱翔天际,当东南亚的航空公司排队下单,当欧洲的机场亮起C919的着陆灯,那些质疑声自然会消散。毕竟,市场的选择,永远是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9900万美元一架的C919刚把香港航线飞成日常,就有人喊“造出来才发现不值”
小胖胖说科技
2025-08-11 20:30:45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