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在攻打78号高地时,19岁小战士岩龙打仗时消失,打完了后却又出现了,

鉴史忆往呀 2025-08-12 10:55:14

1979年,在攻打78号高地时,19岁小战士岩龙打仗时消失,打完了后却又出现了,班长骂他是逃兵软蛋,可他却自豪地说:“我去办了一件大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一九七九年春天,中越边境的78号高地被炮火撕开了寂静,硝烟里,一个十九岁的傣族小伙岩龙正趴在战壕里,枪管烫得能点烟。

他刚眼睁睁看着排长倒在血泊里,敌人的机枪还在喷着火舌,子弹把泥土掀得老高。

这小子突然就不见了,班长急得直骂娘,谁也没注意到他顺着弹坑滚下了山坡。

岩龙打小在云南景洪的寨子里长大,阿爸讲黄继光堵枪眼的故事能让他眼睛发亮。

十六岁那年他参加民兵比武,端着枪像长了第三只手,靶子上的十环被他打成了马蜂窝。

可刚参军那会儿闹过笑话,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傣家小伙,愣是把"向左转"听成了"向狗转",全班笑趴下的时候他脸涨得通红。

后来大伙发现,这小子半夜还蹲在厕所背汉语课本,手电筒的光从门缝里漏出来,像只倔强的萤火虫。

78号高地的越军压根不知道,有个黑影正贴着烧焦的茅草爬过来,岩龙腰上别着匕首,枪管上还沾着晨露。

他听见越军机枪手在换弹链的咔嗒声,距离不到七十米,这比他在民兵比武时打的移动靶还近。

第一颗子弹从枪膛飞出去时,那个戴绿帽子的机枪手正在点烟,火星子还没沾上烟卷,人已经仰面栽倒。

副射手刚摸到枪把,喉咙就被第二颗子弹打了个对穿。

高地另一侧的战友们突然发现,敌人的火力点像被掐了火的鞭炮,接二连三哑了火。

班长正纳闷呢,岩龙已经蹿到第三个射击点,他记起训练时班长教的"打一枪换棵树",现在每开两枪就滚进弹坑。

越军朝草丛胡乱扫射,子弹啃着泥土追在他屁股后头,愣是摸不着这片会移动的"野草"。

有个越军军官举着望远镜张望,岩龙眯起眼,准星里那人的眉心正好卡在标尺缺口上。

太阳偏西的时候,岩龙摸回阵地,军装被荆棘扯成了布条,班长揪住他领子刚要骂,这小子突然从兜里掏出个越军望远镜:"班长,我端了他们五个火力点。"

后来清点战场时,战士们数着敌人尸体直咂舌,56个,足足两个排的兵力被这个傣族小伙包了饺子。

连炊事班的老兵都跑来捏他胳膊:"你这细胳膊细腿的,咋比机枪连还能收割?"

战斗结束那晚,岩龙蹲在弹药箱上啃压缩饼干,战友起哄要他讨赏,他眨巴着眼睛说想娶俘虏的越南女兵,全连笑得钢盔乱颤。

谁也没想到三天后,这个刚被师长点名表扬的神枪手,会倒在铺镂北面的无名高地上。

他胸口中弹时还攥着那支56式半自动,枪托上刻着五十六道划痕,每道都记着一个被惩罚的侵略者。

如今在云南河口烈士陵园,岩龙的墓碑前总有人摆着糯米饭,傣家阿妈说英雄生前最爱这一口,米香能带着魂儿回故乡。

当年骂他的班长每年清明都来,带一瓶包谷酒浇在墓碑前:"你小子干的那件大事,全军都记着呢。"

风吹过墓碑上的红五星,沙沙响,像当年78号高地的茅草在摇晃。

0 阅读:58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