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刚宣布对中国游客开放免签政策,短视频平台就掀起了一股"印度吹"狂欢——仿佛一夜之间,恒河水变得比农夫山泉还甘甜,泰姬陵前的乞丐都成了哲学家。某些视频主用滤镜把孟买贫民窟拍成世外桃源,把牛粪饼描述成有机养生秘方,这波操作让观众直呼:"这怕不是印度旅游局投的广告?" 当#印度旅游攻略#冲上热搜时,总有人选择性遗忘恒河边的露天厕所和德里机场的安检灾难。某些创作者深谙"冲突即流量"法则,刻意放大异域风情中的猎奇元素:把牛车当特色交通工具,将街头垃圾堆渲染成人文景观,甚至把印度教苦行僧的乞讨行为包装成"修行智慧"。这种内容生产模式,与当年"秦朗巴黎丢作业"的摆拍套路如出一辙。 别被美颜相机骗了!印度医疗系统连基本卫生都难以保障——世卫数据显示其医院感染率是发达国家的3倍,所谓"低价高质游"背后,藏着德里出租车司机专宰中国游客的"国际惯例"。更讽刺的是,印度政府刚把中国游客签证审批流程复杂化,要求提供10万元银行担保,转头却欢迎中国网红免费宣传。 当创作者为拍"印度风情大片"刻意忽略贫富差距时,班加罗尔程序员正为500元日薪在软件园通宵加班;当镜头对准瓦拉纳西的宗教仪式时,科钦港口的工人正在处理来自中国的集装箱。这种选择性呈现,本质上是对观众智商的降维打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外国人游印度# #印度签证# #印度# #印度人移民#
近日,有些印度网友经认为印度比中国发达和先进,追上印度需要20年,更有人表示,中
【28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