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年,刘备向诸葛亮说道:“我知道把黄忠与关羽同列,关羽会有意见,但我相信有一人定能说服关羽,你信吗?”诸葛亮听后呵呵一笑:“请主公详细说说。” 在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打下汉中,自称汉中王,这时候蜀汉内部面临一个棘手问题:怎么平衡将领们的关系?关羽远在荆州守土,黄忠刚立大功,却要和他平起平坐,这事一出,谁知道关羽会不会翻脸?刘备胸有成竹地说出一人能摆平,你猜是谁?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攻占汉中后,自立为汉中王,对手下将领大封赏。关羽封前将军,黄忠封后将军,马超左将军,张飞右将军。这安排看似公平,其实藏着隐患。黄忠本是刘表旧部,建安十八年归附刘备,在益州战役中屡建奇功。建安二十四年汉中战,黄忠在定军山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这功劳太大,刘备先封他征西将军,又升后将军。张飞、马超都亲眼见过黄忠的能耐,没话说。但关羽镇守荆州,没见过这些,对黄忠的印象还停留在老兵层面。 诸葛亮一看这情况,担心关羽闹脾气。他对刘备说,黄忠名望不如关、马、张,你把他们同列,关羽远在荆州,肯定不服气。要不先撤黄忠的封赏?刘备摇头,他了解关羽的性子,说我知道把黄忠与关羽同列,关羽会有意见,但我相信有一人定能说服关羽,你信吗?诸葛亮一笑,请主公详细说说。刘备点名费诗。费诗是绵竹人,早年投刘备,建安十八年开城迎军,刘备器重他,让他去荆州传诏。 费诗带上前将军诏书到荆州,关羽一看黄忠也封后将军,火气上头,说大丈夫怎能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印。费诗不慌,用汉高祖的事劝他:萧何、曹参跟刘邦从小认识,韩信后来投靠,封爵却高于萧曹,他们没怨言。现在刘备封黄忠是论功行赏,但关羽你跟主公情同兄弟,地位远超黄忠,别计较这些。关羽一听,醒悟过来,接了印。 这事反映蜀汉内部的协调难题。关羽自傲,看不起黄忠,公开抗拒封赏,这在集团里容易生裂痕。刘备派费诗化解,显示出他的领导智慧。费诗的话点到要害,强调大局和忠诚,避免了矛盾升级。黄忠的封赏基于实打实的军功,定军山一战扭转战局,曹操都撤军了。这不光是个人荣辱,还关乎蜀汉的稳定。刘备坚持封赏,体现赏罚分明原则,这在当时乱世很重要。 关羽的反应也提醒大家,个人情绪不能影响集体。张飞、马超都没意见,因为他们见过黄忠的本事。关羽没见过,就生出不满。刘备通过费诗沟通,拉近距离。费诗本是小官,却敢直言,帮了大忙。后来关羽继续守荆州,同年攻襄樊,虽败于吕蒙,但他的忠勇在史书上留名。黄忠两年后病逝,刘禅追封他刚侯。 蜀汉建国靠这些将领齐心,费诗这事虽小,却见微知著。关羽后来在襄樊战役中失荆州,蜀汉元气大伤,早年的小摩擦若不处理好,后果难料。刘备的处理方式,值得学习:在集体中,多沟通,讲道理,维护团结。 关羽的不满化解了,但蜀汉后来走势如何?如果关羽早点服气,会不会改变历史?欢迎大家留言说说你的看法,一起聊聊三国那些事。
史上名将众多,被严重“吹水”的名将都有谁?01.陈庆之——7000兵马横扫中原
【356评论】【6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