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在最后飞往阿拉斯加,单身赶赴美国前,紧急任命继任者。一旦,出现意外,那么这名继任者就将继续领导俄罗斯。 普京要去美国阿拉斯加了。这事儿本身就够炸的 — 他都快十年没踏过美国本土,更别说俄罗斯总统从来没去过阿拉斯加。但更让人盯着的,是他出发前干的两件大事。 他先敲定了个继任者。这消息是电报频道 INSIDER-T 捅出来的,说一旦普京此行出了啥意外,这人立马就能接盘,把俄罗斯撑起来。同时,他还把一部分权力给了拉夫罗夫。 为啥是拉夫罗夫?在俄罗斯,论玩得转国际上的弯弯绕,没人比这位老外长更门清。他跟各国打交道几十年,联合国开会时哪句话该软哪句该硬,心里跟装了秤似的。 选在阿拉斯加见面,本身就藏着话。这块地 1867 年还是俄罗斯的,后来卖给了美国。现在俩大国领导人在这儿碰头,不去白宫也不去联合国,明摆着是想跳出老一套的谈判框框。 核心还是要聊乌克兰那摊子事。但这早就不是俄乌俩国的事儿了,背后扯着一堆线。比如北约东扩,这些年步步紧逼到俄罗斯家门口;还有欧洲的能源,俄罗斯一掐天然气,不少国家就得冻着。 听说俄方可能想拿几块有争议的地盘当筹码,换西方解除对俄能源的制裁。这招不新鲜,去年土耳其撮合黑海粮食协议时,就用类似思路解了围。 拉夫罗夫最近也没闲着。天天跟伊朗、印度打电话,还突然跑到非洲去开会。这哪是瞎转悠?分明是在为谈判攒人气。西方总说俄罗斯被孤立了,可拉夫罗夫一出手,非洲那些国家立马围过来听他说话 — 真孤立假孤立,这会儿就看明白了。 时机也选得巧。美国大选正打得头破血流,特朗普急着在外交上搞出点成绩拉选票。俄罗斯这时候递过谈判的橄榄枝,等于把主动权攥在了手里。 这种顺着对方家事找突破口的法子,普京熟门熟路。2014 年克里米亚那事儿后,欧洲骂归骂,最后还不是得买俄罗斯的天然气?就是看准了他们离不了这口。 再说说那个没露名字的继任者。圈内人说这人不简单,俄乌开战后,俄军的不少大动作他都掺和过。把这么个人放在备份位上,等于告诉全世界:就算天塌下来,俄罗斯的机器照样转。 除了乌克兰,北极那片冰原估计也得提。冰川一化,北极航道就成了黄金水道,俄罗斯在那儿屯了不少兵,美国却想拉着盟友搞开发。这事儿跟乌克兰问题搅在一起谈,普京以前也用过类似招 — 比如跟日本争北方四岛时,就故意把能源合作掺进来。 出发前,普京还特意去了趟伏尔加格勒的军工厂。那里正加班造高超音速导弹,记者镜头扫过去,导弹外壳上的寒光晃得人眼晕。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谈得拢最好,谈不拢,俄罗斯手里也有硬家伙。2018 年他跟特朗普在赫尔辛基见面,头天俄军刚试射完新型核潜艇,套路都差不多。 现在全世界都盯着阿拉斯加的机场。普京这趟是孤身赴会,背后却摆好了全套阵势:国内有继任者稳住基本盘,国际上有拉夫罗夫铺开关系网,谈判桌上能把乌克兰问题跟能源、北极这些事捆在一起谈,实在不行还有导弹撑腰。 说白了,这哪是简单的出访?这是把整个俄罗斯的家底和盘算,都摊到了美国的眼皮子底下。成不成另说,但至少让所有人都看清了:俄罗斯不管面对啥局面,心里早就有了七八套应对的法子。等普京的专机落地,这场大戏才算真正开场。
如果普京去阿拉斯加被美国人扣下来,回不了莫斯科了,会怎么样?俄罗斯会停止进攻乌克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