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死在洛阳,为什么非要葬在400公里外的咸阳?作为一代女皇的武则天,她的人生也备受瞩目,很多人都有个疑问,就是为何她明明死在洛阳,却大费周章地葬在了咸阳?这其中还有什么无人知晓的历史呢?武则天的权利还要从唐高宗李治去世开始说起。 其实,一开始也是极为正常的,李治去世后,太子李显继承了王位,而偏偏这个李显不是武则天的对手,所以权利就划到了武的手中。 谁对权利不动心,李显看到自己的权利在别人那里肯定也非常的不爽,也就暗中开始培植自己的实力,比如提拔自己皇后的亲戚朋友。谁知道武则天知道后直接就废了李显,将其囚禁了起来。 武则天她十四岁入唐太宗后宫,从才人做到皇后,李治在世时就与她并称“二圣”。这人骨子里的狠劲,连长孙无忌那样的老狐狸都斗不过——为了扳倒反对她的大臣,她敢把亲生女儿的死算在王皇后头上;为了坐稳后位,她能让李治废黜发妻,改立自己。 废了李显,她又立李旦为帝。可李旦比哥哥更识趣,干脆把皇位“让”给了母亲。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那会儿的洛阳,被她改名叫神都,宫殿修得比长安还气派。她在这儿坐了十五年龙椅,杀过反对她的宗室,用过酷吏,也任用过狄仁杰这样的能臣。洛阳的宫墙里,藏着她最风光的岁月。 可到了晚年,她开始频繁地想起长安。 尤其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杀后,朝堂上的呼声越来越高——“还政李唐”。她看着铜镜里的白发,突然明白,自己终究是李家的媳妇,再厉害,也拗不过千百年的规矩。 于是她下了道诏书,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把皇位还给了李显。 临终前,她躺在洛阳上阳宫的病榻上,跟李显说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归陵”。 李显当时就愣了。 母亲当了十几年皇帝,在洛阳住了大半辈子,怎么会想葬回咸阳?那里是李治的乾陵所在地,离洛阳四百多公里,光是送葬队伍就得走一个月。 可武则天的态度很坚决。 她心里清楚,自己称帝这事儿,在史书上少不了挨骂。若以皇帝身份另建皇陵,李唐宗室迟早会翻旧账,说不定哪天就把她的坟给刨了。但以皇后身份与李治合葬,就不一样了——夫妻同穴,是天经地义,谁也挑不出错。 这是她的算计,也是她的妥协。 她当了一辈子的“例外”,打破了女子不能称帝的规矩,可到最后,还是要借着“妻子”的身份,给自己找个安稳的归宿。 送葬那天,洛阳城外的官道上,白幡一眼望不到头。李显亲自扶着灵柩,队伍里有曾经被武则天打压的宗室,也有她提拔起来的大臣。没人说话,只有车轮碾过路面的吱呀声。 四百公里的路,走了整整二十八天。 灵柩到乾陵时,守陵的将士看着那具巨大的梓宫,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李治下葬时,武则天也是这样一身素服,扶着棺木哭了一路。 后来,工匠们在乾陵主峰南侧凿了个石洞,把武则天的灵柩与李治合葬。墓门封死的那一刻,有人看到李显对着墓碑拜了三拜,嘴里念叨着“母后,安息吧”。 武则天的墓碑是块无字碑。 有人说她是想让后人评说功过,也有人说,她是觉得自己的一生太复杂,根本写不完。 但她选的这块地,确实安稳。 一千多年来,多少皇陵被盗掘,乾陵却始终完好。风吹过梁山的黄土,仿佛还能听见当年送葬队伍的脚步声——那个站在权力巅峰的女人,终究还是用最传统的方式,给自己的一生画了个句号。 她争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最后把自己还给了李治,还给了李唐。 或许在她心里,洛阳的辉煌是属于“武曌”的,而咸阳的黄土,才是属于“武则天”的归宿。 信息来源:参考《旧唐书·则天皇后纪》《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及《资治通鉴·唐纪》中关于武则天晚年及归葬乾陵的记载。
武则天死在洛阳,为什么非要葬在400公里外的咸阳?作为一代女皇的武则天,她的人生
勇敢小妹
2025-08-13 14:37:46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