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从庐山下山后,林彪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意外对朱德发难,他说:“今天当着全军高级干部的面,对朱德同志是要进行批评的。他是不承认毛主席是党的领袖的。朱德同志总是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其实他名声很大,功劳不很大。战争年代,朱德同志名义上是总司令,实际上没有当过一天总司令,我军的总司令向来都是毛主席。” 1959年夏天,庐山会议刚刚落下帷幕,彭德怀因为写信而被打成”反党集团”。就在大家以为风头已过的时候,军委扩大会议上突然爆出一个惊人的消息:林彪公然对朱德发难!这位刚刚复出的元帅,为什么敢在千名高级将领面前向德高望重的朱老总开炮?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1959年8月,朱德从庐山回到北京,顾不上休息就赶去参加军委扩大会议。原本这个会议就是要继续批彭德怀的,谁知道林彪突然来了个大转弯,把矛头对准了朱德。 要知道,朱德在军队里的威望那可是没话说的。从井冈山会师开始,他就是红军的总司令,大家都叫他朱老总。无论是长征还是抗战,朱德都是军队的主心骨。他为人忠厚,从不争权夺利,在老一辈革命家中口碑极好。 但是林彪就不一样了。这个人从年轻时就很有心计,观察政治风向的能力特别强。1959年庐山会议后,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变化。彭德怀倒台了,毛泽东对一些老帅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林彪觉得这是个机会。 更重要的是,林彪对朱德早就有怨气。这要追溯到井冈山时期,当时朱德是军长,林彪只是个营长、团长。年轻气盛的林彪经常不听指挥,朱德没少批评他,甚至还给过他处分。1929年红四军在项山遭遇袭击时,林彪不顾大局,带着部队就跑,把朱德和军部机关丢在后面,差点酿成大祸。事后朱德狠狠批评了他。 这件事在林彪心里埋下了怨恨的种子。30年过去了,他一直记着这笔账。现在时机成熟了,他决定报复。 那天的军委扩大会议,一千多名高级军官参加,本来是要继续批判彭德怀的。林彪先按套路表了个态,然后话锋一转,开始攻击朱德。他说朱德不承认毛主席是党的领袖,说朱德名声很大但功劳不大,甚至说朱德从来没当过一天总司令。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要知道,朱德可是开国元帅之首,党内排名第四,地位比林彪高多了。林彪这么公然攻击他,简直是石破天惊。 但林彪很聪明,他采用了”借毛批朱”的策略,把毛泽东推在前面,说真正的总司令是毛主席。这样一来,谁也不敢公开反驳他的话。 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73岁的朱德表现得非常淡定。他甚至还笑着说:“那就请你批评好了。”这种宽容的态度让很多在场的人更加愤慨。大家都知道朱德一生忠厚老实,林彪的指控完全是无中生有。 林彪这招确实管用。这次成功的政治投机为他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1958年他就被增补为中央副主席,庐山会议后更是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而朱德呢,在后来的十年动乱中遭受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被诬陷为”大军阀”、“黑司令”。 不过历史是公正的。1971年9月13日,林彪因为政治斗争失败,企图外逃时飞机坠毁在蒙古,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而朱德虽然受了很多委屈,但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品格,直到1976年才去世,享年90岁。 现在回头看,林彪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表现,其实就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政治投机。他利用那个特殊的政治环境,报了30年前的私仇,同时也为自己的政治前途铺了路。但这种做法是很不光彩的,历史已经给出了最终的判决。 林彪对朱德的发难,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背后反映的是复杂的人性和政治斗争的残酷。您觉得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林彪的选择是出于什么考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看法,让我们一起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1957年的一次军委会议上,彭德怀在大会上指着刘伯承怒骂:不要忘了,红军时期,教
【2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