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齐会战役中,八路军第715团缴获了大批战利品,团长李文清从战利品挑了一支精致的手枪,却被团政委给拦住了,谁料李团长竟掏出手枪,顶住政委的脑袋,愤怒的要毙了他! 独目将军李文清,这位1955年跟着大部队一起授衔的开国将军,身上的疤比军功章还多。 七处枪伤,右眼早早就瞎了,贺龙老总爱跟他开玩笑,喊他“李瞎子”,可这“瞎子”打起仗来,比谁都看得准、冲得猛。 1931年春天,鄂西秭归城外打得天昏地暗,红三军正跟敌人死磕,李文清还是个年轻营长,冲在最前面。 一颗炸弹在旁边炸开,右腿“咔嚓”一声就废了,弹片钻进胫骨里,到死都没取出来。 更要命的是,一颗子弹打穿了肚子,肠子顺着伤口流出来,他只能找个破碗扣着,躺在路边等死,可战友们早冲远了,连个影子都看不见,他心里头就一个念头:这下彻底完了。 偏偏就有这么巧的事,天黑透的时候,贺龙带人路过,一眼就瞅见路边躺着个人。 警卫员摸了摸鼻子,说没气了,贺龙叹口气,摆摆手:“找个地方埋了吧,别让野兽糟践了。”两个战士刚要动手挖坑,李文清突然哼了一声,原来他是疼得晕过去了,压根儿没死。 贺龙赶紧让人找来担架,嘱咐说:“抬到巴东万仙洞,找个靠谱的农户家,好好养着,少了一根头发,我拿你们是问!” 就这样,两个月后,李文清拖着还没好利索的腿,一瘸一拐归了队,打这儿起,李文清跟贺龙就成了过命的交情,可谁能想到,这交情里头,还掺着两次差点被贺龙枪毙的事。 头一回是在长征路上,李文清已经是红二军团五师十五团的团长,部队走到草地边上,任务是断后。 本来一千多人的队伍,一路饿一路打,剩下也就四百来个,一个个脸黄肌瘦,走路都打晃,那天眼看要走出草地了,不远处突然响起枪声,噼里啪啦的,按说断后部队得上去增援。 可李文清看看身边的兵,有的拄着枪杆喘气,有的直接瘫在地上起不来,他自己也饿得眼冒金星,实在是没力气。 后来才知道,是总部的骑兵排被敌人的骑兵营围住了,那骑兵排是刘伯承亲自训练的,个个都是好手,贺龙宝贝得不行。 等李文清带着人挪过去,骑兵排的兄弟早就全牺牲了,贺龙听说后,火冒三丈,立马召集团以上干部开会,一进门就把桌子拍得震天响:“李文清呢?给我绑过来!” 李文清低着头站出来,贺龙指着他鼻子骂:“枪毙!枪毙!枪毙!” 旁边的人都不敢吭声,李文清也不辩解:“老总,我没话说,不过我求您件事,让我死在抗日的战场上!” 他这一喊,正好被路过的刘伯承听见了,刘伯承拉着贺龙到一边,问清楚当时的情况:一来李文清根本不知道被围的是骑兵排,二来部队确实没力气动了。 刘伯承劝道,“情有可原,枪毙就过了。”贺龙气呼呼地踹了一脚旁边的树,最后说:“死罪免了,活罪难逃!撤了他的团长,去前线背弹药!” 第二回是在抗日的时候,李文清在抗大学习了一阵子,前线缺人,他又当上了一二〇师七一五团的团长。 齐会战斗打完,缴获了不少战利品,其中有支日式手枪,小巧玲珑,看着就顺手,李文清想着留着自己用,方便。 可他的政委认死理,说规矩就是规矩,得上交,硬把枪收走了,没过几天,李文清听说,那枪被政委送给延安一个女学生了,说是“慰问同志”。 他当时就炸了:“老子在前线拼命缴获的枪,他倒好,拿去讨好小姑娘!”气冲冲去找政委理论。 一开始还笑着说几句糙话,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李文清脾气暴,顺手抄起自己的枪,顶上子弹就指着政委:“你给不给?” 政委吓得扭头就跑,一个在前头跑,一个在后头追,枪还在手里挥着,整个延安城都惊动了。 那时正好赶上延安整风,有人说贺龙的部队“土匪习气重”,贺龙听了,气得把烟袋锅子往地上一摔:“这个李瞎子要干啥子?”当场下令:“把他捆起来,就地正法!” 这时候又有人站出来说情,贺龙瞪了李文清半天,最后说:“死罪免了,降成营长,好好反省!” 两次死里逃生,李文清是真想明白了,他从营长干起,一点一点往上爬,打仗还是那么猛,但性子收敛了不少,后来他当上了军分区司令员、纵队参谋长,直到建国后成了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后来有人想整贺龙,就把李文清也打倒了,天天逼他揭发贺龙的“黑材料”。 李文清坐在桌前,提笔就写贺龙怎么把他从死人堆里拉出来,怎么教他打仗,怎么骂他但也护着他。 专案组的人急了,拍着桌子说:“贺龙两次要枪毙你,你还替他说好话?你傻啊?” 李文清“腾”地站起来,指着那人鼻子就骂:“你懂个球!”就因为这句话,他被打得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 李文清这一辈子,眼睛瞎了一只,身上带着七处伤,两次差点被恩人枪毙,可他从来没抱怨过一句。 独目将军的眼里,看不见眼前的苟且,只看得见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1939年齐会战役中,八路军第715团缴获了大批战利品,团长李文清从战利品挑了一
断代史鉴
2025-08-14 01:28:44
0
阅读: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