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3年时间,治好了精神内耗!我发现,摆脱精神内耗最好的方法,不是独处,不是运动

山清水秀好风光 2025-08-14 15:04:06

我用3年时间,治好了精神内耗!我发现,摆脱精神内耗最好的方法,不是独处,不是运动,也不是读书,而是学会在事上磨、心上修,内心强大方能抵御万难 精神内耗其实是一场内心永无休止的战争,思绪乱撞,情感失控,无数个“如果”、“可能”、“万一”笼罩着心头。 消耗着宝贵的心理能量,让人明明什么都还没做就已经疲惫不堪,虽然独处能静思; 运动能宣泄,读书能明理,但这些都不是摆脱内耗的最好方法,我用了3年时间才发现: 唯有在事情上磨砺,在心上修炼,培育一颗强大的心方能抵御万难。 “事上磨”是精神内耗最直接的解药,因为精神内耗常常沉浸在过度活跃的思维里; 思维一旦脱离了现实的根基,只会滋生焦虑怀疑和无休止的自我对话。 “事上磨”就是把注意力从牛角尖里拉出来,转移到具体的、可感知的外部世界。 在现实世界中行动,就是一种巨大的“暴露疗法”,这种心理治疗方法指的是: 通过让人直接面对引起他们恐惧和焦虑的刺激物(如物体、情境、记忆或想法等),逐渐适应这些刺激,以减轻其恐惧和焦虑。 面对引发焦虑的任务而不逃避,我们的大脑才会在真正的体验中明白,原来那预想中的灾难和不堪。 并非是想象中那样不可承受,大脑会因为焦虑反应不断强化而产生回避行为; 个体越积累着面对焦虑源的积极体验,越对自己有信心,行动瓦解着我们错误的判断和预期。 行动是矫正认知的强大工具,活在自己内心世界的人把抽象思考和忧虑当成了一切; 很容易扭曲认知,内耗经常伴随着过度的自我关注,反复审视自己的表现,关心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认为失败意味着自我价值的崩塌。 而把精力投入到具体事务上时,专注于任务本身; 思维便聚焦在“如何解决问题”的实用层面,有效打断了病态的自我凝视,显著降低了焦虑水平。 没洗的碗筷不动手清洗始终是被延后的烦躁,工作里没写完的报告不会因为你的焦虑而有任何新的进度; 只有真的开始着手,在具体事务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中,那些内耗的思绪才不得不先被放置; 一个人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应对突发时的应变,都是在行动中不断练习着对焦虑的耐受,在解决完问题后会有掌控感,这些都在消解着内耗。 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忧虑什么时候跑完全程以及能不能跑完都于事无补,还没开始跑就已经腿软了; 觉得困难重重自己不可能完成,但真正跑起来的时候,你只需关心迈出下一步的节奏就可以,然后一步接着一步,到达终点。 行动本身是对恐惧的有力反击,面对一个难解的问题,与其在头脑中不断推演后果; 不如直接开启微小实在的第一步,这是唯一能改变现状的途径。 与“事上磨”相辅相成的是“心上修”,是向内建立与思维、情绪共处的新模式; 它不是要求绝对的平静,我们都不是圣人,重点是培养对自我的容纳能力。 精神内耗大多是在潜意识层面自动运行,所以我们不去觉察的话根本意识不到; 我们能一眼看清别人陷在懊悔和批判里,旁观者清,可是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变愚钝了,当局者迷,被负面的情绪完全裹挟。 所以可以试着在内耗的时候观察自己,感受总是有源头的,焦虑泛起的时候,觉察根源到底在哪里? 一个人总不能不明不白就变成了情绪和念头的奴隶,我们总要知道发生了什么。 并且不要抗拒某些情绪和念头的产生,认为“我不应该这么焦虑的”或者“我怎么能有这种想法”; 对真实自我的排斥会耗费巨大的力气,还把负面的情绪念头固化得更强硬了。 看待想法和感受如同外在事物,而非等同于自身的真实状态,我们经常会认同那些瞬息万变的念头、情绪和社会角色,将之视为“我”的全部; 固化的认同是内耗的重要来源,相当部分的人把“我有个不好的想法”等同于“我是个不好的人”; 解离,是大脑易将想法视为绝对事实,因此通过改变与思维的关系,削弱这种自动认同,避免被负面想法控制。 个体学会非对抗的态度观察想法,就能更自由地选择回应方式,而非被情绪淹没; “我不好”的事实是“我注意到我有个不好的想法”,他人批评“你不好”时,这是对方的观点,而非自己对自己的定义。 人会一下子与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负面评价连接,不假思索就接受了别人泼来的脏水; 不如保持心理距离,减少它们对情绪和行为的过度影响,然后分析是恶意差评还是真心建议。 强大的心是拥有澄明的智慧,不轻易陷入非黑即白的极端思想,也更辩证、更整体地看待问题; 不妄自菲薄,不盲目自大,不再随外界评价或内在情绪的波动而剧烈摇摆,清楚区分行为和态度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他人想法、结果、过去是无法控制的,把有限的认知资源倾向前者,减少因认知偏差导致的内耗。 只在事上磨砺,行动可能因内在混乱而变形,或者是用忙碌掩盖内心的空洞和冲突,只在心上修行,也容易脱离现实,缺乏真实世界的检验。 二者结合,有勇气推动我们依然向前,也让我们不被情绪淹没。 生活中还是有苦难挑战,我们却能与之共处,将其转化,甚至化为养分,如此方能抵御万难。 -The End - 作者-山外人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