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年8月14日, 16:48 8月11日,特朗普总统签署行政命令,将对中国的关税暂停措施再延长90天。这项法令是在特朗普的关税禁令到期前几个小时签署的。这一延迟是7月底中美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最新一轮贸易谈判的成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安全中心研究员马天平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美通过让步为各自经济提供了缓冲空间,累积谈判成果使双方可能在局部领域实现妥协,但全面和长期协议仍面临巨大障碍,因双方贸易摩擦本质仍是制度性竞争。 马天平认为,中美两国于8月12日发布的《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是继5月日内瓦会谈、6月伦敦会谈后,“在路上”的持续表现。 他对卫星通讯社说:“《声明》避免单方让步,是边走边看的谨慎性平衡,说明双方都认识到立即完全‘脱钩’的成本难以忍受,需要通过当期妥协,为企业提供贸易流动性,让企业减少‘囤货’或‘转移产能’,为各自经济提供缓冲空间。自然,也就为长期博弈留下了政策空间。” 专家解释称,有了缓冲时间,在全面贸易战与完全和解之间设置了一个战斗缓冲区,就可为全面脱钩、完备布局建立实力,例如中国正对稀土出口实施许可证机制,建立资源主导权,为后期博弈提供筹码。 近日,中美双方均释放出缓和当前贸易紧张局势的信号。据中国商务部消息,中方决定自2025年8月12日起,对于2025年4月4日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的16家美国实体,继续暂停上述相关措施90天;对于2025年4月9日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的12家美国实体,停止执行相关措施。 对此,马天平表示,中美相关措施为世界经济增加了稳定因素,他说: “《声明》发布当日,美股三大指数上涨,A股也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德国汽车零部件厂商、越南电子产品组装厂、韩国半导体供应商等关联企业的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一方面,美国CPI继续维持不剧烈上升态势,另一方面缓解中国对美出口企业的压力,让出口在中国经济中继续发挥稳定器作用。市场表现说明,人们对贸易紧张局势保持了缓和预期,世界经济多了一些稳定性因素,中美做法已是全球最不坏的选择。” 中美贸易战自特朗普2025年1月上任以来迅速升温。5月开始,中美之间展开了三轮经贸谈判。关于未来中美关税发展态势,专家认为,今年中美前几个月渐进式的积累成果,为中美互信和减少误判提供了惯性基础,累积谈判成果使双方可能在局部领域实现妥协,但全面和长期协议仍面临巨大障碍。 早在2018年,美国就曾对华挑起贸易争端。中方不得不采取有力应对措施,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同时,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的基本立场,与美方开展多轮经贸磋商,努力稳定双边经贸关系。双方于2020年签署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自2025年初以来,中美贸易关系经历了新一轮紧张与博弈。在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其“美国优先”的贸易政策导致关税战迅速升级。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多种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并取消对低价值包裹的免税政策。作为回应,中国也对美国进口商品采取了对等措施。尽管中美高层官员在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进行三轮会谈,但尚未达成长期协议。
特朗普刚签中美休战令,大批官员考虑辞职,美富商:一个时代告终2025年8月,
【5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