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F-15被拒之门外,美军关岛基地突然不接待外宾了,要全力为台海战备   新

天天纪闻 2025-08-15 18:18:19

新加坡F-15被拒之门外,美军关岛基地突然不接待外宾了,要全力为台海战备   新加坡突然宣布,他们的F-15SG重型战斗机,将停止前往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进行训练的计划。   根据两国政府证实,新加坡原本计划在关岛长期部署12架F-15SG战斗机的计划已经终止,尽管关岛方面为此进行了多年筹备甚至启动了基地扩建工程。   新加坡国防部解释称这是双方评估训练需求后的共同决定,但美国空军明确表示不会推进这一部署,连环境评估完成的项目也被搁置。这种反常举动,显然与美军关岛基地近期的战备调整密切相关。   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是美军西太平洋作战体系的核心枢纽。这个基地不仅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唯一永久的重型战略轰炸机基地,还承担着快速部署和力量投送的关键职能。   近年来美军持续对关岛进行军事升级,比如提前两年部署陆基“宙斯盾”防空系统,测试新型AN/TPY-6雷达,构建包含“萨德”“爱国者”等多层防御体系。   与此同时,关岛的进攻能力也在强化,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取代老旧型号常驻,海军陆战队第3陆战师计划移防4000人并组建濒海作战团,配合两栖攻击舰执行快速打击任务。这些动作都指向一个目标:把关岛打造成攻防兼备的“堡垒支点”,为可能的台海冲突做准备。   美军突然收紧关岛基地的访问权限,直接反映出其战备优先级的调整。根据关岛媒体披露,基地扩建工程仍在进行,但涉及外国军事力量的常驻部署和家属安置被明确排除。   新加坡作为美国的长期军事合作伙伴,其F-15SG的训练计划被终止,并非个案。此前驻冲绳的美军后勤人员已开始向关岛转移,日本航空自卫队参与的“太平洋坚定力量”军演也因靠近俄罗斯边境引发抗议。   这种“关门备战”的姿态,暴露出美军正在将关岛从常规训练枢纽转型为高度机密的作战前沿。有分析指出,关岛反导系统的指挥控制系统仍存在军种协调难题,但美军急于在2035年前完成防御网络建设,显然是为了应对台海可能的突发状况。   新加坡的反应也值得玩味。这个东南亚国家虽与美国签署全面安全框架协议,却始终避免成为正式盟友,保持着战略自主。此次F-15SG训练计划调整后,新加坡迅速宣布将在阿肯色州埃宾基地设立新的F-35训练分遣队,并强调继续在关岛进行短期演习。   这种灵活应对既避免与美国正面冲突,又确保自身空军训练不受太大影响。新加坡国防部的表态刻意淡化事件敏感性,但外界不难看出,美国在关键节点上优先保障自身战备需求,盟友的利益只能退居其次。   台海局势的持续升温,是这一系列动作的核心动因。近期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事活动愈发频繁,东部战区多次组织多军种联合演习,战机跨越所谓“海峡中线”已成常态。   台防务部门披露的数据显示,解放军军机单日绕台架次屡创新高,国防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台独一日不除,打独促统一刻不停”。在这种压力下,美军加速关岛军事化进程,试图构建“第二岛链”防御圈。   从关岛发射的B-52H轰炸机已测试过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覆盖台海及周边海域,而陆基“宙斯盾”系统的MK-41发射装置既能拦截导弹,也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进攻属性明显。这些部署不仅针对解放军的反介入能力,更是对“台独”势力的变相撑腰。   然而,美军的算盘未必能如愿。关岛的防御体系建设面临资金和技术双重挑战。2023年台风“玛瓦尔”袭击后,基地重建需要97亿美元,但国会拨款迟迟未到位。   反导系统的指挥整合问题也未解决,陆军和海军在部署方案上存在分歧,导致部分工程停滞。更关键的是,关岛的地理位置使其难以完全规避解放军的打击。   解放军火箭军的东风系列导弹射程覆盖关岛,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进一步压缩了美军的反应时间。即便关岛建成多层防御网,在饱和攻击下能否有效拦截仍是未知数。   对新加坡而言,此次事件敲响了警钟。这个高度依赖海外训练的国家,必须重新评估与美国军事合作的风险。尽管新加坡空军仍能在关岛进行短期演习,但长期依赖单一基地的模式已被证明不可靠。   转向阿肯色州的新基地虽然能缓解燃眉之急,但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更多变数。新加坡的选择折射出东南亚国家的普遍困境:在大国博弈中既要维护自身安全,又要避免成为冲突前沿。   新加坡F-15被拒关岛事件,是美军战略收缩与台海局势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军把关岛从“开放基地”变为“战备堡垒”,试图通过强化第二岛链抵消解放军的区域拒止能力。   但这种单边行动不仅损害盟友信任,更暴露了其战略焦虑。随着解放军实战化训练的深入和武器装备的迭代,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优势正逐渐被削弱。  

0 阅读:105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