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会计要价1万2遭拒:年龄VS能力的职场真相,谁在拖慢团队节奏?

情感的糖宝 2025-08-15 18:38:28

早上面了个会计,45岁,开口要12000。我提前看过她简历,经验是真丰富,还有中级证,各方面都挺符合我们招人要求的。

结果副总突然叫我去办公室,说这阿姨不能用,理由是年纪太大了。他还说尽量招30岁以内的,年纪大的都是职场老油条,不好管。搞得办公室气氛一下子特凝重。

我轻轻带上门,看着桌上的简历发愣。45岁的会计,要12000,还有中级证,这条件其实挺难得的。可副总的态度,真让人犯难。

我进了副总办公室,他正皱着眉坐在桌前。我试着解释:“这会计经验是真扎实,还有中级证,招进来肯定能帮上团队不少忙。”

副总琢磨了会儿,语气挺坚决:“我知道她简历看着不错,但岁数太大了。咱们公司要的是有活力的年轻团队,别让她拖慢节奏。”

我赶紧说:“年龄又不代表能力,她这经验说不定正是咱们缺的。年轻人是有冲劲,但经验和稳定性上可能差点意思啊。”

副总叹口气:“你也知道,现在公司多看重团队协作和创新。年纪大的人容易固执,新工作方式怕是适应不了,管理起来也麻烦。”

我有点无奈,但也懂他的顾虑。公司确实需要能跟上快节奏的团队,可我总觉得,不能单凭年龄就把一个有能力的人拒之门外。

回自己办公室后,我又翻了遍那份简历,感觉这事儿背后,可能还有更深的问题。我决定再跟副总好好聊聊。

“副总,我明白您对团队的期待,但我觉得年龄真不能当唯一标准。经验和稳定性也很重要,这位会计正好都有啊。”

副总琢磨着我的话,点点头说:“你的意思我懂,但你得考虑团队协作和创新,这俩是咱们能成事儿的关键。年轻人更容易融入这种氛围。”

我深吸口气,说得更直接了:“要不咱们再想想团队构成?年纪大的员工能带来的经验和智慧,说不定正好能补上年轻人的短板呢。”

副总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轻声说:“我会考虑的,但你也得理解公司的战略。年轻人接受新理念、新工作方式确实快些。”

我点点头,说理解公司战略,但心里还是有点可惜。这场争执,看着是招不招一个老员工的事儿,其实牵扯到团队该怎么搭、公司战略怎么落地这些事儿。

过了几天,副总说先不招这位会计了。我知道这是权衡后的决定,也突然明白,人生里的每个选择,背后都有一堆考量。

这事让我想明白不少:人生不光是自己一个人往前冲,更得靠团队一起使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年龄真不能当唯一的评判标准。团队能成事,靠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人,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用处,年纪大的也有他们的价值。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人生哲理吧,不管多大岁数,每个人在团队里都有自己的位置。我始终觉得,团队要想成事儿,不光得有年轻人的活力,还得有年长的经验和智慧掺在一块儿。这事儿看着是个小冲突,其实是对怎么建团队的一次正经思考。

0 阅读:177
情感的糖宝

情感的糖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