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679133ddfc5e40f4d5b1749e3340650.jpg)
白头鹎
拍鸟,烧钱费时。但你以为付出了这么多就够了吗?未必的,这不是一个功到自然成的问题,而是你需要避免陷入一些误区,避免耗了很多工夫,结果还是得其门而不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1f07861e09550edfcd7ee4758d590cb.jpg)
一些人以为高投入就能拍出好照片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首先,现在拍鸟设备确实很关键。新技术加持下,拍鸟的门槛低了很多,想拍出好的照片也比以前容易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a090a756bd3c0bb9839dc45e167a81f.jpg)
可设备不是一切,人才是决定性因素。一方面,一台设备的功能能否全方位的开发和使用出来,取决于人对设备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很多人知道鸟眼对焦好用,买了配有这种功能的最新机器,但同样因为设置问题,基本上很难把鸟眼拍清晰。另外,鸟眼对焦的功能,需要一定外部条件的配合,才能发挥到最好,这一点不是每个人都能知晓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8f6c5531ee7fc5d2a1e79ebf1deeaf.jpg)
另一方面,设备需要根据你拍摄对象以及外部环境来进行不同的组合,不是千篇一律,一股脑就是高像素和大长焦的,这一点,很多老拍鸟人也未必能够因势乘便,灵活调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9a296f25ff05fb50c41671bb095d4cd.jpg)
所以,在很多人把工夫花在研究设备,研究新设备研究别人的设备上时很多时候不如想想如何把自己手里的设备用好。一套老设备,使用得当,同样能拍出不俗的作品出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a982a19623d29c4efb996ff879199c2.jpg)
还有就是惟多为快,以找寻最多鸟种为乐事。这样花的功夫,肯定是最多的。结果记录了一堆鸟片,就是打个眼而已了,后面记忆里只剩一个数字罢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743f7fec2f02582bb590475b3893307.jpg)
至于鸟的优美一面,则有所欠缺了。抓住一种鸟的千姿百态,反倒是能够练出技术,提升水平的。家门口,可能就有最好的模特,可能就会被你打造为明星。有条件的,完全在自家小院里,就能开个百鸟大会。没条件的,经常跑跑附近的公园,不是一样能得到清晰的大片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b40cf5279cbad90745fac513e4130f2.jpg)
与其栉风沐雨,跋山涉水,真不如稳坐钓鱼台,坐等新片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c9e38606d0d5b2b23700a56583963d4.jpg)
拍摄的乐趣,全在个人之感悟。美,不是靠堆积,而是要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