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江西德安的司令部内,油灯微弱跳动。国民党少将救下了九万红军战士,建国后,毛主席亲自下令,一定要找到这位英雄! 主要信源:(广东政协网——莫雄:党外志士助革命,隐秘壮举救红军) 1949年9月,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在北平中南海召见即将南下广东的叶剑英,郑重嘱托一项特殊任务。 毛泽东反复强调,务必找到并保护好一位名叫莫雄的国民党少将,言辞恳切称其为“红军大恩人”,要求叶剑英妥善安置。 叶剑英当即领命,内心却泛起波澜。 当前国共决战正酣,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这位身份敏感的“国军将官”究竟藏身何处? 这位令中共领袖念念不忘的莫雄,早在中央红军生死存亡关头便埋下传奇伏笔。 1934年庐山军事会议上,时任江西德安赣北第四行政专员的莫雄,意外获得蒋介石亲自部署的绝密军事计划。 这份代号“铁桶计划”的文件显示,国民党调集150万重兵,计划用6个月时间构筑300里环形包围圈,以日均推进8华里的速度将中央苏区彻底锁死。 整个剿共方案设计精密,意图将赣南红军主力彻底剿灭。 会议结束当夜,莫雄星夜兼程返回驻地,火速将全套作战计划通过中共特科成员项与年送往瑞金。 当周恩来看到文件标注的“极秘密”字样及兵力部署图时,立即意识到事态危急。 9月底,中央政治局紧急决定战略转移。 10月16日,8.6万红军主力从瑞金等地出发,抢在“铁桶”合拢前踏上了长征之路。 叶剑英向战士讲述此事时坦言:“此人一份情报救下九万红军血脉。” 莫雄与共产党的渊源始于其跌宕起伏的早年经历。 1891年生于广东英德贫农家庭的他,13岁便在广州石室教堂帮厨谋生,期间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熏陶,16岁加入同盟会。 辛亥革命爆发后,他率北伐军敢死队转战南北,凭借战功晋升至粤军旅长。 彼时尚未发迹的蒋介石曾与其共事,却因权力争夺设计罢免其兵权。 此后莫雄辗转于张发奎等反蒋势力,皆因蒋介石势力坐大而屡遭挫败。 1930年,经旧部、中共地下党员刘哑佛引荐,莫雄在上海结识李克农领导的特科成员。 在系统接触共产主义理论后,他递交入党申请却被婉拒。 克农向其解释:“以您与国民党高层的关系,潜伏提供情报比公开入党贡献更大。” 自此莫雄开启双面人生。 他表面是国民政府官员,实质成为中共在敌营的“特殊堡垒”。 1932年接任税警总团团长的特殊身份,使其顺利打入蒋介石核心圈。 当1934年杨永泰保举他出任赣北专员时,他立即将委任状交中共上海组织审核,并主动要求派中共党员进入其“剿共司令部”。 这个由中共特科操控的司令部,此后成为向苏区输送情报的秘密通道。 党史文献显示,该机构在半年内向中央苏区传递百余份机密文件,其中庐山获得的“铁桶计划”最为关键。 1935年红军长征至川滇黔交界时,莫雄再施援手。 彼时调任贵州毕节保安司令的他,接到蒋介石剿灭红军伤员的密令。 他暗渡陈仓,一面利用国民党军官好色弱点设计调虎离山,一面组织力量将7000多名伤员分批转移。 待到中央军六十三师师长陈光中酒醒察觉,红军伤员已穿越三省边界进入安全区域。 因行动失败遭军统羁押审查的莫雄,终因查无实据五个月后获释。 随着内战形势剧变,1949年5月军统特务李及兰发出对莫雄的暗杀令。 他携家眷冒险躲过追捕,乘渔船潜抵香港。 同年10月广州解放后,毛泽东特别指示叶剑英:“这位国民党少将曾挽救红军于危难,一定要寻回这位老朋友。” 经过多方搜寻,中共华南分局终于在九龙深水埗的陋巷中找到生活窘迫的莫雄。 当叶剑英特使突然登门时,花甲之年的莫雄热泪纵横:“二十年潜伏,终得光明正大为人民做事!” 1951年土改风波中,他被误列为反革命分子面临极刑。 毛泽东接报后亲笔批示:“此人功在党和革命,必须全力保护。” 随后莫雄历任广东省参事室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80年以89岁高龄辞世。 中共党史出版社《隐蔽战线贡献者名录》记载:莫雄是唯一被毛泽东称为“红军大恩人”的国民党将领。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林彪叛逃后,纪登奎为郑维山说情,毛主席:你头上的白头发少两根“主席,我觉得郑维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