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乌克兰的破釜沉舟:炸俄石油管道退协议,特朗普态度悄悄变了。 8月13号夜里,俄罗斯布良斯克州的“友谊”输油管道突然炸了,那大火烧得半边天都红透了。事后查明是乌克兰用无人机干的,这事儿不光让给欧洲供油的大管子停了工,更像是往已经沸腾的俄乌锅里又扔了把辣椒面。 转天乌克兰议会还投票退出了独联体的撤侨协议,这操作简直是把自己的退路都给断了。而特朗普的态度也在这节骨眼上悄悄变了,让人摸不着头脑。 咱先说说这“友谊”输油管道。这管道可是苏联时期建的,是全球最大规模的输油管道之一,分北线和南线。南线经过乌克兰,通向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每月输送的油量够中东欧几千万辆汽车跑一个月。 2025年3月,捷克段就曾因费用纠纷中断过供油,当时捷克的国家石油储备只能满足最多90天的需求,炼油厂还得向物资储备局借油。可见这条管道对欧洲国家的能源供应有多重要。 可乌克兰倒好,为了逼欧洲继续掏钱援乌,直接炸了管道。他们以为欧洲人怕油价涨,就会乖乖就范,可没想到欧洲人的反应透着股精明。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管道被炸当天就给普京打电话,语气软得像棉花:“赶紧修好,民生要紧啊。”匈牙利的石油进口有一半以上来自俄罗斯,通过“友谊”输油管道获得的石油占其中65%。 要是管道一直修不好,匈牙利的能源安全可就危险了。而且匈牙利还是乌克兰最大的电力供应国,欧尔班这话既是求情,也是在提醒乌克兰别把事情做绝。可乌克兰哪管这些,他们以为自己抓住了欧洲的软肋,却忘了自己没多少本钱。 再说说乌克兰退出独联体撤侨协议这事儿。这协议听着不起眼,却是战乱里乌克兰人回家的捷径。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时,中国就是通过这个协议,组织了大规模的撤侨行动,把5000多名中国公民安全撤离。 可乌克兰议会却在这时候退出协议,这不是断了自己老百姓的回家路吗?现在乌克兰境内还有不少平民想撤离,可没了这个协议,他们的撤离难度就更大了。乌克兰政府这是在拿老百姓的命当筹码,实在是不地道。 要说最让人琢磨不透的,还是特朗普的态度。8月14号那天,他突然放话,说普京要是在阿拉斯加峰会上不答应俄乌停火,美国就对俄下狠手制裁。可真要制裁俄罗斯,美国自己的企业答应吗? 特斯拉在俄的工厂刚盈利,苹果还想扩大市场份额,真撕破脸,这些生意咋办?其实特朗普心里也清楚,制裁俄罗斯对美国自己也没好处。 2025年1月,美国对俄罗斯能源行业实施了迄今为止最严厉的制裁,把俄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和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列入制裁名单,还制裁了180多艘油轮和数十家石油贸易商。 可结果呢?俄罗斯石油出口量在短期内有所下降,但随着时间推移,流量又恢复了正常。俄气石油把部分出口量转向国内市场,苏尔古特公司用财务储备调整商业模式,美国的制裁效果并不明显。 特朗普这招其实是在玩政治把戏,想靠强硬姿态捞点政治分。可他忘了,美国企业在俄的利益太大了。特斯拉在俄罗斯的工厂生产着ModelY,苹果也在俄罗斯市场推出了新款iPhone,要是真制裁,这些企业的损失可不小。 而且欧洲也不支持特朗普的强硬政策,他们更关注民生,不想因为俄乌冲突影响自己的能源供应。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的制裁威胁就显得有点苍白无力了。 欧洲这边想两边不得罪,结果哪边都没落好。他们既想支持乌克兰,又不想得罪俄罗斯,可乌克兰炸管道和退出协议的举动,让欧洲陷入了两难。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电话已经表明了欧洲国家的态度,他们更关心的是管道啥时候能修好,而不是支持乌克兰的激进手段。欧洲的这种态度,让乌克兰很失望,也让俄罗斯看清了欧洲的软弱。 现在最苦的还是两边的普通人。俄罗斯这边,管道沿线的村民天天戴着口罩去森林里捡燃烧后的残渣,怕污染了水源。布良斯克州的管道还在修,可被炸断的信任和耐心,怕是没那么容易接起来了。 乌克兰那边,退出撤侨协议后,老百姓的撤离之路变得更加艰难。他们原本可以通过这个协议,安全、快捷地离开战乱地区,可现在只能自己想办法,风险和困难都增加了不少。 乌克兰以为炸了管道就能逼来援助,特朗普以为放句狠话就能掌控局势,可他们大概忘了,这盘棋里最该被在乎的,从来不是那些管线和协议,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战争已经持续了这么久,两边的老百姓都受够了。他们不想再看到爆炸、流血,只想过上安稳的日子。可那些政客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还在不停地折腾。什么时候他们才能真正为老百姓想想呢? 希望这场战争能早点结束,让两边的普通人都能过上太平日子。这比什么管线、协议都重要。
最新消息梅德韦杰夫突然宣布了!2025年8月16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
【32评论】【6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