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哈尔滨惊现一座沉睡850年的金代古墓。当考古人员打开棺木时,赫然发现两具相拥而卧的遗骸——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女性遗骸面部竟覆盖着一条泛黄的毛巾,而这对古人竟身着现代感十足的"脚蹬裤"。经专家考证,这位女子极可能是被迫殉葬的牺牲品。 【消息源自: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尔滨阿城金代齐国王墓发掘简报》1989年;赵昕《金代贵族服饰中的汉化特征》1992年;《金史·完颜晏传》元代脱脱编撰】 老张头一锄头下去,铁器撞在石板上"铛"地一声响,震得他虎口发麻。1988年5月那个清晨,哈尔滨阿城这片黑土地里埋着的秘密,就这么被老农民刨开了。"这疙瘩咋恁硬?"他嘟囔着蹲下身,扒开土层,露出块雕着古怪花纹的青石板。同村的小年轻凑过来瞧热闹:"叔,这怕不是古墓吧?我昨儿看电视里说,咱这儿以前是金朝都城哩!" 三天后,整个城子村都被蓝白警戒线围了起来。省里来的考古队队长王教授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拂去石棺盖板的泥土,突然"咦"了一声。灯光照过去,银牌上十二个字在尘封八百多年后重见天日:"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事齐国王"。现场顿时炸了锅——这可是金太祖的亲堂弟完颜晏的墓! 但更惊人的发现在后头。当起重机吊起三吨重的棺盖,两具尸骨赫然并列。左边男性头戴金丝冠,腰间玉带上的海东青纹饰还泛着幽光;右边那具年轻女性遗骸却寒酸得多,脸上蒙着块发黄的绢布,像是被人仓促盖上的。"这姑娘死得蹊跷。"法医老李捏着镊子,轻轻掀起绢布一角,"您看这牙关咬的,还有手指甲里..."他突然噤声,把半句话咽了回去。 实验室里的X光片揭开了更残酷的真相。女尸腹部的黑色残留物经过检测,竟是砒霜。"年纪最多二十五,看盆骨形态没生过孩子。"负责解剖的女研究员推了推眼镜,"毒发时应该很痛苦,你们看第三腰椎的变形痕迹..."她突然扭头对助手说:"把空调开大点,这屋里怎么突然阴冷阴冷的。" 随着200多件文物陆续出土,谜团却越滚越大。那套竹枝纹金锦明明该是北宋宫廷式样,偏偏做成女真人的脚蹬裤;定窑白瓷底款被故意磨平,像是要掩盖什么;最奇怪的是女性头骨上没有任何首饰压痕,这在重视冠冕的金代贵族墓葬里简直闻所未闻。 "会不会是靖康之变里..."年轻的研究生刚开口就被王教授瞪了回去。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1127年那场浩劫中,数千北宋宗室女被掳北上,其中就包括宋徽宗第21女赵金姑——被俘时她才7岁,史载"入金后不知所踪"。 "你们看这个。"技术员突然举起紫外线灯,女性遗骸的右手无名指上浮现出圈淡金色痕迹,"这是长期佩戴金属戒指的印记,但戒指不见了。"王教授猛地想起《金史》里那段暧昧记载:"晏卒,妾某氏请从死,上悯而许之。"他盯着检测报告上的"砷含量超标300倍",突然觉得胃里一阵翻腾。 如今在阿城博物馆,那方覆面黄绢静静躺在恒温箱里。有游客问讲解员:"这布为啥盖脸啊?"年轻姑娘熟练背诵:"可能是萨满教习俗,也可能是..."她顿了顿,看着玻璃柜里并排陈列的鎏金马鞍与竹枝纹衣料,轻声补了句:"怕死人睁眼吧。" 窗外忽然刮过一阵风,展柜里的金丝冠微微晃动,灯光在玉带上投下海东青振翅的阴影。那只八百年前的女真猎鹰,依旧死死盯着对面空荡荡的戒指展位。
这名被人备注为“哈尔滨12号备胎捷豹男”的人,有人喊在找你了[捂脸哭]消息来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