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和美国海军研究协会网站的相关文章,中国的电磁炮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香港《南华早报》近日报道,2025年7月,在西北某基地的测试中,中国电磁炮以7马赫的初速成功拦截了高超音速靶弹,射程达到300公里,穿甲深度达800毫米。这一试验数据表明,中国电磁炮距离实用级别仅一步之遥。这是自2018年中国在“海洋山”号登陆舰上测试电磁炮原型以来的最新进展,意味着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首个将电磁炮投入实战部署的国家。 《南华早报》的文章还提到中国研究团队的几项创新技术。例如,中国海军工程大学研发的自适应涂层技术,使轨道能够承受3000度的高温,寿命达到美国同类产品的3倍。在2023年12月的测试中,采用这种涂层的电磁炮连续发射120发炮弹后,轨道仍未烧蚀,精度未受任何影响。在能源系统方面,中国采用了超导输电技术和超级电容阵列,使电磁炮能在0.000001秒内完成充电,能耗降低70%。此外,研究团队还重新设计了电磁加速架构,采用两套相互垂直的独立电路,显著提高了功率输出并降低了过热风险。 目前,全球开展电磁炮研究的国家包括美国、日本、法国、土耳其、英国和德国等。美国海军曾计划在2025年投入使用电磁炮,并于2005年正式立项研究,但2021年美国国防部宣布停止拨款。失败原因包括轨道烧蚀问题(寿命不足100发)、电力系统限制(可能导致全舰断电)以及射程不足(200公里射程被成本更低的制导炮弹超越)。法国于2024年11月宣布加入研究,土耳其虽展示过试验视频,但技术仍处于摸索阶段。英国和德国的研究进展有限。 日本的电磁炮研究进度较快,2023年首次进行海试,2025年4月在“飞鸟”号试验舰上再次测试,轨道速度达6.5马赫,炮口动能5兆焦耳,计划提升至20兆焦瓦并实现连续发射。日本的目标是拦截高超音速导弹(如中国东风-21D)并兼顾反舰任务,计划2030年在“摩耶”级驱逐舰上列装。但根据中国目前的进度,中国可能比日本更早实现电磁炮的实战部署。 电磁炮有望成为中国领先世界的一款新概念武器。
美国赢了,彻底的赢了。近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表示,中国研制的六代战斗机是
【12评论】【13点赞】
南桂有座桥
每秒几公里速度的电磁炮想拦住高超音速变轨导弹甚难,除非是每秒3O万公里的高能激光炮或高能粒子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