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州男子乘坐地铁过安检,被工作人员要求喝一口携带的瓶装水。可男子喝完后

烟雨评社 2025-08-20 15:15:43

2022年广州男子乘坐地铁过安检,被工作人员要求喝一口携带的瓶装水。可男子喝完后身体出现不适,三天两头就得去看医生。男子认为是安检人员非让他喝水的错,所以将地铁公司起诉,索赔4.8万,法院这么判了! 2022年12月,广州的张先生因为在地铁安检口喝了一口水,最终住进了医院。他把地铁公司告上法庭,索赔4.8万元,但法院驳回了他的全部请求。 法院的判决并无不妥。地铁安检要求对不明液体进行检查,试喝是其中一种标准方式。安检员是在按规定办事,整个流程合法合规,挑不出毛病。 更关键的在于,张先生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了解。他明明知道自己患有严重的肠胃炎,也清楚医生的叮嘱。自2020年起,他的病史记录就证明了这一点。面对安检员“要么喝、要么丢”的要求,他最终选择了喝下那一口水。 这个选择被视为他自愿承担了潜在的风险。况且,要严格证明他后来的病情加重,与那一小口凉水有直接的、法律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于当时要求试喝的要求,张先生并非没有沟通,他明确告诉安检员,自己肠胃不好,喝凉水会出问题。他只是希望能有别的检测方式,而不是非喝不可。 他的要求得到拒绝,安检员也很明确,要么喝一口确保安全,要么不喝直接丢掉,张先生自己选择喝掉,这就导致他刚上地铁,肚子就开始剧痛,最终病情加重,不得不住院治疗。接下来张先生要面对的就是半个月的病假,以及医药费。 其实安检员让乘客喝一口水也是为了安全考虑,不喝的话扔掉也行,如果不这样做,万一这个瓶子里装的是有害液体,那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又该怎么保证,如果瓶子里有不能喝的液体的话,也可以向安检员申请采用另一种液体检测仪器进行检测。 这件事在网上迅速传播,有网友认为安全大过天,规则必须遵守;还有人认为,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不能如此不近人情。 其实,安全与人性化并非水火不容。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需要推翻现有的安检体系,而是在细节上进行优化。比如,在安检口设立清晰的“液体复检”标志,引导有需要的乘客使用仪器检测。 同时,也可以建立更便捷的特殊情况登记制度,对于孕妇、病患等特殊人群,允许其在简单说明和身份登记后通过。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安检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明白,自己不仅是规则的执行者,更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拥有在特定情况下沟通和变通的授权。 别小看这口水,安检人员真不是为难你,车厢里人挤人,要真有人带硫酸汽油上来,跑都没地儿跑!试喝一口、过检测仪,防的就是这些要命玩意儿。 在乘坐地铁时,乘客应积极配合和支持地铁安检工作,因为安检是确保乘客安全出行的重要程序。通过安检,我们可以排除携带危险品或违禁品的可能性,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光明网

0 阅读:387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