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官放话:“绝不做下一个中国”!可钢铁产量连中国零头都不到 庞德里克在一

诸葛利剑 2025-08-20 16:25:56

印度高官放话:“绝不做下一个中国”!可钢铁产量连中国零头都不到 庞德里克在一次专访中明确表态,印度钢铁业要走质量加创新的路子,不想复制中国那种大规模扩张模式。他拉上韩国搞联盟,打算通过技术整合来挑战全球产业链。这话听着有野心,但数据一对比,就有点尴尬了。世界钢铁协会2024年报告显示,中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印度只有1.494亿吨,连零头都算不上。全球前十钢铁企业,中国占了六家,印度就塔塔钢铁勉强排第十。庞德里克强调印度有庞大内需市场和工程师人才优势,试图转型高附加值产品。可网友不买账,有人指出,这不就是一边喊不学中国,一边靠低成本劳动力玩高端转化的老套路吗?更讽刺的是,印度四月刚对中国钢铁加征12%关税,保护本土市场,转眼美国就把对印钢铁关税提到50%,逼得印度只好求中俄帮忙稳供应链。韩国浦项制铁在印度投资建厂,十年过去还没啥进展,技术联盟听起来更像空头支票。这些事暴露了印度钢铁业的痛点:产能不足,技术依赖外来,贸易壁垒玩火自焚。庞德里克的表态,本意是突出独特路径,但现实数据和国际摩擦,让这番话显得底气不足。行业专家分析,印度想赶超,得先解决基础设施和投资瓶颈,而不是光喊口号。 再深挖庞德里克的职业细节,他早年基层工作让他接地气。比哈尔邦那些年基础设施落后,他常跑乡村检查项目,协调承包商和村民,确保工程不拖后腿。这段经历磨炼了他的执行力,后来在邦产业部,他主导过多项投资计划,拉来外资建厂,推动本地就业。升中央后,他重点抓钢铁出口,制定政策鼓励技术升级。2024年上任时,正值印度钢铁业面临全球过剩压力,他推动产能目标到2030年3亿吨,强调可持续生产。外界资料显示,他参与过国家钢铁政策2021的修订,里面就提到了创新驱动。比哈尔背景让他注重区域平衡发展,避免大城市垄断资源。他的领导风格数据化,常引用报告支持决策。到2025年中期,他还主持过几次行业会议,讨论AI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总的,他的传记不是传奇,而是印度公务员体系的缩影:靠考试入行,凭实干升迁,面对挑战时注重政策调整。 庞德里克放话的背景,是印度想在全球钢铁链中找准位置。中国主导产量,印度则瞄准高端市场。可数据差距太大,2024年中国产量是印度的近7倍,印度出口还依赖低端产品。庞德里克提的韩国联盟,参考浦项制铁项目,确实卡在土地和审批上,十年无果。关税事件更添戏剧,四月印度征中国关税,表面护本土,实际暴露竞争力弱。美国反击后,印度转求中俄,显示供应链脆弱。网友评论戳中要害:印度劳动力成本低是优势,但转型高端需真金白银投入,不是喊不做中国就行。行业报告指出,印度内需强劲,人均消费超100公斤,但生产效率低,环保压力大。庞德里克的优势论,有一定道理,印度工程师多,市场大,但要转化成竞争力,还得解决腐败和官僚问题。这些细节让他的表态从豪言变成现实拷问,印度钢铁业的前路,充满不确定。

0 阅读:19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