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钱钟书的女儿钱瑗因洗衣服被邻居打了一耳光,他62岁的妻子杨绛立即冲上去还手,没想到被邻居按在地上,提起来,又摔下,最后狠狠扔到一堆木架上。 钱钟书出生于1910年江苏无锡,家境书香,从小接受传统教育,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专攻英语和法语。毕业后留校任教,1935年与杨绛结婚,两人赴英国留学。他在牛津攻读文学,1938年回国,继续在北京清华大学教西方文学。1941年出版小说《围城》,用讽刺手法写知识分子婚姻,影响很大。后来专注学术,写出《谈艺录》和《管锥编》,这些书比较中西文学,观点独到。钱钟书为人低调,不爱社交,生活简单,晚年在北京三里河公寓居住,一生致力于阅读和写作。 杨绛原名杨季康,1911年生于北京,父亲是法学家。她1923年随家到苏州,上振华女中,1928年进东吴大学,后转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学外国文学。1932年遇钱钟书,通过借书卡交流,两人1935年结婚。她在牛津学西班牙语,翻译《堂吉诃德》,回国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教书。杨绛写剧本如《称心如意》,小说《洗澡》,散文朴实。她为人谦和,帮人带孩子,相信幸运者该关怀不幸者。一生翻译多部外国作品,晚年写回忆录,记录家庭琐事。 钱瑗1937年生于英国牛津,是钱钟书夫妇独女。小时候手指关节肿胀,诊断为骨结核,但及时治疗痊愈。1947年全家回国,她在北京上学,1959年毕业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留校教英语。钱瑗懂事,从不带脏衣服回家洗,自己动手。1968年与王德一结婚,王德一1970年去世。1974年再婚杨伟成,杨带一子,她用心照顾,教导生活技能。钱瑗教学认真,开创实用外语文体学,写论文多篇,一生孝顺父母,关爱家人。 1973年春天,北京三里河公寓,钱瑗在家洗衣服。邻居赵凤翔拿自家衣服来,要求钱瑗帮忙洗。钱瑗不同意,赵凤翔扇她耳光。杨绛听到,冲上去阻拦。赵凤翔和丈夫林非抓住杨绛,按在地上。杨绛62岁,身体瘦弱,被提起来摔下,又扔到木架上。冲突激烈,杨绛受伤淤青,多日难动。钱瑗叫居委会人来,止住争斗。林非夫妇平时说钱家坏话,骂钱瑗寡妇,杨绛曾帮他们带孩子,但没换来善意。这事源于邻里不和,钱家一向与人为善,却遇这种对待。 事件前,林非一家搬入,成为邻居。钱家本想和睦,杨绛帮生炉子,搬摇篮。但林非夫妇常背后议论,制造矛盾。钱瑗寡居后,他们更肆无忌惮。洗衣冲突是导火索,赵凤翔强求帮忙,动手打人。杨绛护女本能,但力气不敌,被摔伤。居委会介入后,事情暂平,但邻里关系彻底破裂。钱家没追究,保持低调。这反映了生活中小事酿大祸,邻居间缺乏互信。 冲突后,钱瑗1974年与杨伟成结婚,杨伟成带18岁儿子杨宏建。钱瑗对待继子如亲生,教他家务,赢得信任。一家过得平静,杨伟成与钱钟书夫妇相处好。钱瑗继续教书,周末回父母家,做饭讲新闻。1995年,钱瑗咳嗽,以为支气管炎,在学校医务室看,没在意。1996年1月住院,查出脊椎癌,已晚期。钱钟书也病重,杨绛85岁,两头奔波照顾。 钱瑗住院时,说很快回来,但病情恶化。杨绛在医院间跑,一次昏迷,被抢救醒来继续。1996年11月,钱瑗病危,电话里说自己没用。1997年3月4日,钱瑗去世,59岁。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离世。杨绛独自生活,整理遗物,写回忆录《我们仨》,记录一家故事。2016年5月25日,杨绛逝世,104岁。她书里写离别痛苦,感慨人生无常。
李自成并非输在“人不够”,而是输在“马来不及”。1644年山海关前,闯军刚在北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