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想请中方担保俄乌和平,拉夫罗夫当着全球喊出一句话,中方回应令人意外 美国、乌克

霜月照寒林 2025-08-22 14:36:13

俄想请中方担保俄乌和平,拉夫罗夫当着全球喊出一句话,中方回应令人意外 美国、乌克兰和欧洲这次在白宫谈成的最大成果可能是所谓的“安全保障”,就是欧洲出钱买美国武器,欧洲出人组建多国部队进入乌克兰“维和”。 但是俄罗斯官方发表了最新声明,俄外长面向全球公开表示,俄方同意在平等基础上,由“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共同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要知道,美国和欧洲刚在白宫敲定“安全保障”方案,无非就是欧洲掏钱买美国的F-16和“海马斯”,再派点人去乌克兰当“维和演员”。 而俄罗斯选在这时候抛方案,显然是摸透了西方的软肋。 俄乌打了两年多,欧洲的武器库快见底了,德国豹2坦克库存只剩14辆,法国的“凯撒”火炮生产线连三班倒都赶不上消耗,欧盟委员会最新报告说,对乌援助已经让欧洲GDP少增长0.8%。 老百姓上街抗议油价涨、暖气贵的次数比支持援乌的集会还多。这时候俄罗斯说“大家坐下来担保和平”,等于给欧洲递了个台阶,就看谁敢接。 但拉夫罗夫把中国列进去可不是随便说说。去年中国调解沙特和伊朗复交,让断交七年的死对头握手言和,这本事在中东都传开了。 俄罗斯心里清楚,中国手里有两张牌:一是跟俄乌都保持贸易往来,2024年中俄贸易1900亿,中乌贸易135亿,谁都不想得罪;二是中国提的“全球安全倡议”里有“共同安全”的说法,不搞拉偏架。 这比美国的“安全保障”靠谱——美国给乌克兰的保障是“你接着打我给枪”,中国可能会说“先停火再谈钱”。 而西方对这事儿的反应倒是挺搞笑。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不认可任何俄罗斯参与的担保方案”,转头就派助理国务卿去基辅,意思是“别听俄罗斯的,我给你更好的”。 可欧洲那边含糊其辞,法国总统马克龙私下跟普京通了电话,德国总理朔尔茨则说“愿意研究任何和平选项”,显然是被战争拖得扛不住了。 去年冬天欧洲人为了省暖气,连滑雪场都提前关门,这种日子谁想再过? 中方的回应看似意外其实老道。没直接说“同意”或“不同意”,而是强调“所有国家的安全都应得到保障”,这话里有三层意思:一是俄罗斯的安全关切不能忽视,北约东扩到家门口这事儿得解决。 二是乌克兰的主权要尊重,领土问题得靠谈;三是西方别光卖武器,真要担保就得拿出诚意,别搞“一边劝和一边递刀”的把戏。 这种“不选边但划红线”的操作,跟当年处理朝鲜半岛问题时的思路差不多,既不得罪人,又把规矩立在那儿。 不仅如此,数据也最能说明中国为啥适合做担保。中国给乌克兰运了2.5万吨人道主义物资,包括棉被和发电机,给俄罗斯的则是机床和汽车零件,都不带武器,这种“一碗水端平”的态度,俄乌两边都挑不出错。 反观美国,给乌克兰的武器清单里有集束炸弹,给俄罗斯的则是制裁清单,这种“只许我朋友打人”的逻辑,怎么可能当担保国? 中方回应里还有句关键话:“安全不能靠军事集团”,这明显是说给北约听的。北约东扩到现在,成员国从12个变31个,导弹部署到了波兰,俄罗斯能不急吗? 中国的意思可能是“要担保就得先解散小圈子”,这戳中了西方的痛处——北约存在的意义就是“找个敌人防着”,真没了敌人,军费预算怎么编? 说到底,这事儿能不能成,就看欧洲敢不敢跟美国唱反调。要是德国法国真愿意坐下来谈,俄罗斯可能会让步,比如从赫尔松部分地区撤军;乌克兰则可能放弃加入北约的要求,换点经济援助。 中国在中间当个公证人,既不用派兵,又能提升国际话语权,这种“无本万利”的买卖,何乐而不为?

0 阅读:3

猜你喜欢

霜月照寒林

霜月照寒林

霜月照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