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点,打算徒步去大茅河湿地公园。刚到门口,手机叮铃响了几下。从包里拿出手机,打开一看,女儿发来的: 麻麻; 我有一张信用卡; 寄到家里去了; 你空了寄给我哈; 我简单回复道:好的。 女儿又说:为了去欧洲,办了个外币卡哈哈哈; 我都在后台里改成北京的地址了; 还是给我寄到三亚了,真是服气。 我说:没关系的,我寄给你就是了。不过,我还没收到呢; 女儿说:小哥刚给我打电话,应该一会儿就送到; 我不由停在门口,追问一句:现在送到家? 女儿心有灵犀,说:嗯呢,没事儿,你忙你的,如果家里没人就插在门缝里; 记得帮我拿就行了。 女儿虽这么说,我也不想出去了,等小哥送过来,我再给她寄上,先办妥了这件事再说。 重回客厅,坐在沙发上,顺便和她聊了几句。 她发过一个地址,说:我给你再发一次地址呗,省得你寄错地方了。 我说:好滴。签证怎么样了? 女儿说:签证办好了,昨天收到了。 发过文件照片给我看。浅绿色的信封,印着西班牙签证申请中心字样。里面的内容我是看不到的。 女儿发过她的证件照,说:麻麻看我漂亮的证件照,一点刘海都没有,大光明,漂亮妈妈生漂亮娃儿…… 我附和道:你是天生丽质,不是妈生丽质,哈哈。 本来这几天身体状态不太好,累且头痛,明明一大堆事情,却拖拖拉拉不想做,非要最后那一天才打起精神头整理。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扛不住事儿了,一点事就会扰乱心境,一点变故就会忙乱不堪、心里像塞了一团乱麻。 深深感到,每做一件事情,并不会如自己所想象的那般简单顺利,水到了渠也不一定能成。 很佩服女儿的承受能力。 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活动、会议一个接一个。业余时间也不闲着,去享受京城的历史、文化、古韵、美食。每天都活力满满,激情满满,正能量满满。 我只去了一次北京,待了两天,逛了极少的几个景点。但从女儿的分享中,对北京的了解,越来越多,越来越热爱。 女儿悄无声息地将我对北京的印象重塑,待发觉时,京城早非旧时容颜,她闪着光芒,让平淡生活倏然明亮。 周六,她在逛公园。拍了武警列队行走的照片,说:好帅呀;走太快了;我这大长腿都跟不上。 我回道:肃然起敬那种帅。 周末,印尼使馆有开放日和集市,她调侃说,咱也是大摇大摆的走进大使馆了。品尝各种印尼风味的小吃。 我说:这个大概是北京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吧; 女儿说:确实是,如果你想的话,每个周末都有各种活动,每个使馆都有各种开放日,各种艺术展览,电影放映,周末集市。 下午,去故宫博物院的荷花。粉色的荷花,映着古色古香的背景,好像从宋代开出来的一曲小令。 前天晚上,去寺庙喝酒。 我好奇:寺庙净地,竟然有酒会? 女儿哈哈大笑,说:是个寺庙遗址,有酒吧餐厅那些,大殿里还能做瑜伽。是外国人修建又重修的。 我说:是呢,地道的北京味儿。有时候,有些旧的才珍贵,这创意不错啊; 女儿说:在秋天,北京,寺庙,喝酒,真的很妙。 今天早晨,上班路上,告诉我:麻麻,昨晚下雨,今早起来立马觉得秋天了; 一地的落叶和秋天的凉意。 如果我在老家,大概她会说:妈妈来看北京的秋天吧。 我还没有告诉她我回乡的日子。甚至她连我回不回去都不知道,也没问过我。在她心里,大概如我待她一样,你是自由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遵从自己的愿望就好了。 也许是我本身是一个很淡的人。 苦事不宣,喜事不扬,喜欢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不见面,但想念。 甚至可以做到:好事不如无。所以,对女儿的事情,并没有那么渴望知道或者完全拥有她的生活。 其实,她和我聊的,大多是一些让人惊喜或感动的事儿。她一直都让人省心,从不要求什么,我在她身上甚至付出甚少。 她是阳光且热烈的,情感充沛,生活中常有一些时刻,需要和别人交流,分享她的快乐,她的感动,她的眼泪……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又如何超越得了人情悲喜?特别是类似我这种敏感的人,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内心的波澜。 丝丝缕缕的牵念,在我的心底,总萦绕着一些难以名状的怅惘。不似夏雨骤来骤去,倒如春夜薄雾,轻轻柔柔地笼罩心头,久久不散。空闲的时候,或夜里醒来,那雾霭便悄无声息地漫上心来,令人怔忡良久,而后对自己莞尔一笑,重归现实。 想来,女儿对于情绪太澎湃的表达,让我亦有某些被打动的时刻,也会成为今天的安慰剂。 我们总要充满希望地活着才觉得有意思。 日子常如静溪,淌得极缓极静。这般不舍昼夜地流去,却在不知不觉间卷走了许多东西。 闲闲的发呆。 木瓜树上的螳螂又不见了踪影,不知道它会不会再来? 扶桑花开了一朵,清雅得很,因此让人怜爱。 日子依旧平缓地流淌,心也逐渐平和。如风行溪畔,幼鹿啜水。 这一切,可令一个置身熙攘尘世的人,一往情深活下去。
下午5点,打算徒步去大茅河湿地公园。刚到门口,手机叮铃响了几下。从包里拿出手机,
素食吃出好身体
2025-08-22 15:15:0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