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是正常巡视,如果中方再向前一步,我们不介意采取行动。”电台里蹦出的这句中文,把甲板上的人都愣了一下。对面那艘是美国海军“斯特拉顿”号没错,可广播里的口音,像从我们这边借过去的。拿着话筒的人叫郑浩儿,华裔,穿着美军制服,站在对着中国海警船的甲板上。 2025 年加州某海军基地,后勤办公室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郑浩儿低头整理中英双语的侦听记录,指尖在 “黄海” 二字上顿了顿。 她摸了摸肩章上的中士徽章,这是入伍九年的结果 —— 同期白人士兵三年前已是上士,如今在作战部门忙任务,只有她还守着后勤岗,和文件、翻译打交道。 抽屉最底层压着张泛白照片,是 2019 年 10 月拍的。 她站在美军快艇上,背后是黄海灰蒙的海面,笑里藏着刻意。 那天 “斯特拉顿号” 没打招呼闯中国海域,舰上人心慌 —— 中国海警 “2901” 号正赶来,那是 1.2 万吨的 “钢铁巨兽”,装着 76 毫米速射舰炮,航速比 4500 吨的 “斯特拉顿号” 快,美舰在它面前像块小积木。 指挥官急得转圈,没人会流利中文沟通,直到有人喊 “后勤的郑浩儿会中文”。 她被拉到甲板,攥着话筒手心冒汗,先按要求说 “我们仅自由巡航,没有敌意,请勿鲁莽”,见 “2901” 号没动,又硬着头皮威胁:“我们只是正常巡视,中方再向前,我们不介意采取行动。” 后来趁僵持,她坐快艇去南海拍了这张照,想留纪念,却被驾驶员催着回舰,说 “再待要出事”。 接下来 72 小时,美军变向、放干扰信号,可 “2901” 号始终跟着,像甩不掉的影子。 最后 “斯特拉顿号” 没达目的,灰溜溜撤了。 郑浩儿以为这事翻篇,没料事件曝光后,她成了美军 “宣传牌”。 摄像机对着她拍宣传片,她按脚本说 “美军装备顶尖、团队温暖”,还抹黑中国军队 “装备老、训练走形式”。 片子播后,中国网友骂她 “卖国贼” 的评论刷屏;父母在美国遭邻居白眼,超市收银员看她姓氏都没好脸色。 母亲哭着劝她,她却嫌烦挂了电话。 可风光没撑半年。 宣传片热度过了,表彰锁进抽屉,她又回后勤岗擦甲板、搬物资。 2023 年还是二等兵,问晋升就被说 “再考察”,2025 年才升中士,依旧挨不着核心作战。 午休去食堂,她刚进门就放慢脚步:白人士兵说笑,黑人士兵分享辣酱,亚裔士兵零星几个还坐得散。 她端着餐盘蹲角落,筷子戳着米饭没胃口。 这种孤立感,从 10 岁移民就有了。 1978 年,父母带她移民美国求 “好教育”。 初来家境不错,后来父亲生意败了,砸锅卖铁供她上学。 学校里同学笑她中文口音,藏她文具盒,叫她 “黄皮肤外来者”。 为融入,她背英语词典,取英文名 “Lena”,谁叫中文名就发火,还帮白人同学扔华裔转学生的课本。 大学毕业找工作,她拿着好成绩却碰壁:咖啡店嫌她姓氏 “不本土”,科技公司说 “优先本地生”。 看到美军 “服役换国籍” 广告,她不顾反对报名,以为穿军装能摆脱 “外来者” 标签,可到部队才知亚裔被划在 “外圈”—— 体能、射击都优秀,却只干杂活,白人士兵早去搞战术演练了。 前几天整理文件,她看到吕超然的报道。 那朝鲜战争时冒充中国人骗志愿军的华裔士兵,战后获美军表彰,却被华人骂 “叛徒”,在美军也因亚裔身份晋升难,退役才少校。 郑浩儿忽然心慌,自己和他多像:都想靠讨好美军换 “归属感”,最后成了用完就丢的工具。 她想起南海仲裁时,美国派双航母加 10 艘护卫舰、150 架战机施压,中国 “辽宁舰” 刚服役就去应对,美军撤了。 后来美军改派海岸警卫队滋扰黄海、南海,中国海警船次次跟着,黄海对峙不过是小插曲。 而她,只是这场博弈里不起眼的可悲角色。 窗外新兵跑圈的口号飘进来,郑浩儿把旧照片塞回抽屉,继续整理文件。 阳光落在制服上,却没暖意 —— 她拼力融入的世界,没把她当 “自己人”。 她想摆脱的过去,成了甩不掉的烙印。 对此,有网友觉得郑浩儿的选择既可悲又可气,“小时候被歧视想融入没错。 但为了美国国籍,对着祖国海警说威胁的话,还抹黑中国军队,这就突破底线了”,她为了所谓 “归属感” 丢了根,最后在美军里被边缘化,是 “自己选的路,怨不得别人”。 还有网友联想到吕超然的案例,“俩人都是想靠讨好美军换认可,结果两边不讨好”,直言 “背叛祖国的人,在哪都不会真正被接纳”,不管身处哪个国家,都该守住对故土的基本尊重,不然最终只会落得 “里外不是人” 的下场。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我们只是正常巡视,如果中方再向前一步,我们不介意采取行动。”电台里蹦出的这句中
语蓉聊武器
2025-08-24 22:07: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