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配合演戏,这场“母子骗局”为何无人拆穿? 2025年冬,上海浦东反诈中

语蓉聊武器 2025-08-24 22:23:14

所有人都配合演戏,这场“母子骗局”为何无人拆穿? 2025年冬,上海浦东反诈中心办公室,姜经纬整理完案卷,拉开抽屉,里面躺着个核桃木盒——是山西交城夏占海寄的,盒面刻着“平安”。 打开是三双布鞋,针脚粗疏却绣着梅花,夏占海附言说:“你梁婶说上海冷,布鞋暖。” 没人能把这个上海民警,和千里外的夏家扯上血缘。 可在夏家村,红白事都给姜经纬留“大儿子”的位,老槐树下的石凳,还被念叨“是小宇和爸妈坐过的”——“小宇”是夏占海已故的儿子梁宇,也是姜经纬演了12年的身份。 2013年,姜经纬刚处理完反诈案,就被领导叫去见一位山西老人。 接待室里,穿灰棉袄的夏占海攥着件没织完的蓝毛衣,见他就起身比量:“同志,你像我家小宇,能不能扮我儿子?” 姜经纬这才知,2003年夏家出了煤气中毒事故,梁宇去世,梁巧英虽活下来,却半身瘫痪、心智退到7岁。 夏占海怕她受不住,瞒了死讯,说梁宇“在外地工作”。 可梁巧英总问“小宇啥时回”,夏占海只能反复哄骗。 2010年,夏占海看电视时,见采访里的姜经纬和梁宇极像,就想找他帮忙,却只知姜经纬是浦东民警,没别的信息。 直到2013年11月,一档电视节目听说后,帮着联系上海警方,从几千民警里找到姜经纬。 姜经纬被夏占海照顾妻子的执着打动,跟父母商量后答应帮忙。 不久,节目组在杭州安排见面,还设计桥段:说姜经纬在“秘密部门工作,偷着回来见父母”。 梁巧英一上台就拉着他喊“小宇”,絮叨着“给你留了爱吃的”,姜经纬暗下决心要好好陪二老。 之后,姜经纬成了夏家“大儿子”。 上海到交城虽远,他有空就打电话、发微信,逢年过节寄礼物:夏天寄大白兔奶糖,冬天寄棉袄。 2016年,他邀夏家夫妇逛上海世博园;2018年春节,他辗转赴交城过年,夏占海小儿子夏宏接他时喊“哥,你回了”,让他格外暖。 夏家村人都知姜经纬不是真梁宇,有人看出两人细微差别,却没人戳破。 邻居见他喊“小宇回啦”,村干部叮嘱“多照应老夏家儿子”,村医也劝他“多陪你妈说话”。 后来才知,梁巧英还患过乳腺癌,医生说她情况不好,大家都想让她多高兴一天。 网上也有类似事:北方某社区张阿姨的女儿车祸去世,邻居们怕她扛不住,轮流用她女儿手机号打电话说“加班不视频”,还寄女儿爱吃的东西,瞒了五年,张阿姨到死都不知情。 2024年,梁巧英病情加重,姜经纬帮联系上海医院、签字照料。 某天,梁宇的战友来探病,见姜经纬后激动地喊“你怎么冒充烈士”。 这话被梁巧英听见,当场昏迷,抢救无效离世。 临终前,她拉着姜经纬的手说“经儿,妈早知道,谢谢你”。 梁巧英葬礼在交城举行,姜经纬穿孝服跪灵前磕破头。 老人说“不合规矩”,夏占海把孝布系他腰上:“我老伴儿认你当儿子,该跪。” 不久,姜经纬“违规冒充身份”要被处分的消息传开,网友纷纷支持:“12年善意不该罚”“替烈士尽孝没错”。 三天后,浦东分局通报免处分,调他去反诈队,还写“法律之外有人心,纪律之外有情理”。 2025年夏,有人见姜经纬在反诈中心,桌上堆案卷,旁放夏占海寄的小米。 问他近况,他说夏占海查出脑梗,已攒好年假要接来上海看病。 问他后悔吗,他说:“不后悔,能陪他们好好过,值了。” 这场“骗局”没人拆穿,不是大家糊涂,是都懂:梁巧英要“儿子”撑着活,夏占海要寄托,姜经纬愿给温暖,村里人想护念想。 就像张阿姨的邻居,有时善意的守护,比戳破真相更重要。 就比如网友说的这样,“这哪是骗局啊,是一群人用 12 年搭起来的暖棚!姜警官明明可以不管,却把别人的父母当自己的亲人照顾,从寄礼物到陪过年,连自己妈妈都跟着寄衣服,这真心装不出来。 村里人也够暖,明知不是真儿子还帮忙瞒着,就怕戳破了梁阿姨的念想,这种善意的默契比啥都珍贵,要是换我在现场,肯定也不会拆穿。” 还有的网友认为,最破防的是梁阿姨临终那句早知道了,她肯定早察觉不对,却没说破,因为知道大家都在护着她。 也有的网友表示,对比那些怕麻烦、躲责任的人,姜警官太难得!明明和夏家没血缘,却把‘儿子’的责任扛了 12 年,连梁阿姨生病都忙前忙后签字。 村里人也没冷眼旁观,从邻居拦孩子到村医说好话,全是在用行动护着这个家。 这事儿让我信了,再冷的现实里,也有一群人愿意为陌生人的幸福装糊涂,这种善意比任何真相都动人。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