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对印度抱有同情,也不要试图拉印度来对抗美国,和美欧一起做掉印度是上策,印度大

瓶儿的盖儿 2025-08-25 16:27:25

不要对印度抱有同情,也不要试图拉印度来对抗美国,和美欧一起做掉印度是上策,印度大概率已经被美欧遗弃了,估计很快会成为国际上的弃子,印度对中国的诚意也不足,想求中国帮忙,还总搞各种小动作。   说起印度,很多人会想到它庞大的人口、快速的增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但这个南亚大国最近在外交上的表现,却让人有些看不明白。   印度似乎想和所有大国做朋友,但又没法跟任何一方交心,它一边跟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组小圈子,一边又舍不得和俄罗斯的军火交易和廉价石油;它既想从中国这里赚钱,又在边境问题上时不时搞些小动作。   这种“谁都不得罪”的策略听起来很聪明,做起来却很难,就像一个人想同时骑两匹马,结果可能是两头不讨好。   最近印度就遇上了尴尬事,本来想和欧洲好好做买卖,却卡在了市场准入、环保标准这些具体问题上,美国表面上说重视印度这个“伙伴”,但真要它转让核心技术或是给贸易优惠,却又百般推脱。   印度对中国的态度让人费解,一方面需要中国的投资和技术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却采取强硬姿态,2020年边境冲突后,印度封禁了一批中国APP,导致民众无法使用这些应用,本土企业又未能填补市场空缺,最终还推高了部分电子产品的价格。   印度为什么这么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在作祟,政客们为了选票,不得不表现出对华强硬,但这往往损害的是印度自己的经济利益。   数据显示,印度的人均收入还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也差距明显,这些问题不解决,光靠外交上的左右逢源,很难真正提升印度在国际上的地位。   观察家们还注意到,印度和周边邻居关系都不太好,不光跟中国、巴基斯坦有边界争端,连尼泊尔、孟加拉国这些小邻居也经常闹别扭,这样的周边环境,让印度很难集中精力发展。   印度现在的外交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没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在国际关系中,偶尔投机取巧可能占到便宜,但长期摇摆不定会失去所有人的信任。   看印度对中国的心态特别有意思,中国经济规模是印度的5倍,军事实力和科技水平也领先很多,按理说,印度应该更务实一些才对,但实际上,印度国内的情绪经常让政府做出不太理智的决定。   我认为,对中国来说,不必想着要“对付”印度,但一定要认清印度政策的不可预测性,和印度打交道,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在能合作的地方务实合作。   印度真正的挑战在内部——能不能搞好经济改革,改善民生,提升教育水平,这些内部问题解决了,外交上才有真正的底气,如果内部问题不解决,外交手段再巧妙,也很难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大国。   对中国而言,最好的策略是保持定力,继续发展自己,让印度自己慢慢明白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毕竟,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像马拉松,不是看谁一时跑得快,而是看谁跑得稳、跑得远。

0 阅读:67

评论列表

MCY

MCY

2
2025-08-25 20:39

第一段话可以,最后第二段说的就是种姓制度

猜你喜欢

瓶儿的盖儿

瓶儿的盖儿

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