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 8.0 发布会结束了,走过十年,从最早的移动办公工具,到今天推出 AI 钉钉 1.0,作为“老用户”之一,一路见证它从工具进化成“工作伙伴”。
作为内容创作者,过去的工作更像是一场单兵长跑:盯热点、定选题、排期、写稿、投放、复盘,环环相扣却分散在不同工具里,既耗时又零散。而在钉钉的 AI 表格里,可以让人感受到,一个人也能拥有团队化流程:
- 选题策划 Agent 会基于热点和历史爆款生成选题池,让灵感变成有数据支撑的计划;
- 排期 Agent 自动排好日程,生成甘特图和提醒;
- 分发投放 Agent 则适配不同平台,甚至能做 AB 测试;
- 而数据复盘 Agent 会自动生成周报,指出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
这一整套闭环跑下来,创作的飞轮效应非常明显:选题更精准、排期更科学、分发更智能、复盘更高效。最重要的是,过去零散的流程被 AI 串联成了一个可持续迭代的循环。
这次不仅是工具的升级,更是心态上的转变:创作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套 AI 驱动的团队。在ai 时代,一个人也能跑出一个团队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