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张灵甫抗战,一直以来争议都很大,且政治色彩逐渐增多,您要说他抗日名将,估计视频都播不出来。那既如此,咱们就把名将不名将的抛在一边,不吹不黑,只聊他的抗日战绩。 您看,一个刚开打无兵可带的上校参谋,八年下来,能在抗日第一军第74军,一路逆袭当上军长,主要靠什么?当然战功了。这么说吧,74军几乎所有重大战役,都有张灵甫骁勇善战的身影,尤万家岭大捷的核心张古山战役,他更是关键。 张古山是万家岭制高点和交通要冲,得失关系国军围歼敌106师团的成败,于是能征惯战的74军51师,受领了从敌人手中夺回此山的艰巨任务。那谁来担纲主攻呢?刚任旅长的张灵甫,向师长王耀武主动请缨,前线指挥这一仗。 他活学活用三国邓艾偷渡阴平战法,正面佯攻的同时,又派敢死队从山后攀援而上,出其不意夜袭日军后背,前后夹击一举夺占了张古山。 继而面对日军疯狂反扑,他又率部拼死抵抗,多次白刃肉搏,反复争夺阵地,往往白天被敌占领,晚上再夜袭回来,直至笑到最后,封死了敌军退路,及援军前来通道,有力确保了万家岭大捷。 这一仗,张灵甫智勇双全,攻守兼备。后来戏剧家田汉以此战为蓝本,以他为主角编写的话剧《德安大捷》,更让其名声大噪。 当然,他的漂亮仗远不止此,可以说每次大战,不论身兼何职,基本都会有高光表现。尤当了师长后,所率58师更成了74军的强力中锋,战斗力比国军大部分军还要厉害。 比如常德会战,外围战斗就数张灵甫打得好了。先是慈利之战,他率部作为正面阻击主力,面对日军王牌第13师团的进攻,以寡敌众占据上风,血战五天重创倭寇;后反攻中,又连奏凯歌,被日军战史称为反击迅猛,难以抵挡。 再如长衡会战,国军总体惨败,张灵甫58师却表现优异,可以说方先觉守城外最大亮点。他先是坚守宁乡五天,长沙城破后才撤离;接着克复永丰,再参加衡阳解围战,并一路杀到距城不到十公里处,但援军整体疲软,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衡阳失守了,叹!
质疑孟德,理解孟德,成为孟德
【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