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苏联一位物理学家,不小心被高辐射的粒子光速击穿脑袋,然而,奇迹发生了:他不仅没死,还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科学探索总是伴随风险,我只是不幸又幸的那个。”布戈尔斯基面对镜头说道。而改变布戈尔斯基命运的是1978年的那次意外。当76GeV高能质子束以接近光速穿透他的头颅时,他成为了辐射医学史上最特殊的案例,也是科学探索道路上最令人震撼的生命奇迹。 1978年7月13日,在苏联普罗特维诺高能物理研究所,37岁的布戈尔斯基正在检修U-70同步加速器。安全系统的意外失效让一束相当3000希沃特辐射剂量的质子束瞬间贯穿他的头部。 这个剂量足以致命数百次,但他却奇迹般存活下来,为放射医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珍贵案例。当医生给出残酷诊断,判定他只剩不到三周生命时,他没有丝毫绝望,反而坚定地表示:“哪怕身体被病痛束缚,但只要思维还能运转,希望就不会熄灭。” 面对自己左脸不再随时间流逝而衰老这一匪夷所思的状况,布戈尔斯基嘴角上扬,打趣道:“嘿,这莫不是上天塞给我的一份意外惊喜?”最后他总是强调:“人类对生命的理解还很有限,每个奇迹都在拓展认知边界。” 医学检查显示,质子束精确穿透了他的后脑、左中耳和面部,摧毁了沿途组织却避开了关键生命中枢。他的左半张脸因神经损伤导致肌肉瘫痪,反而产生“冻龄”效果。虽然左耳永久失聪并患上癫痫,但他的认知能力完全保留,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并继续科研工作。 这场事故为高能物理安全规范带来重要改进。科学家通过研究他的案例发现,超高能粒子束因高度聚焦特性可能不会立即破坏生命中枢。布戈尔斯基的康复过程证明人类神经系统具有惊人代偿能力,这些发现对现代放射治疗产生深远影响。 布戈尔斯基的后续生活充满挑战。他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癫痫,面部肌肉瘫痪导致表达困难,但他始终保持着科学家的乐观精神。2019年,78岁的他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不建议任何人重复我的经历,但这段经历让我更敬畏科学。”他的左脸依然保持相对年轻状态,成为辐射生物学研究的活体标本。 这个故事展现人类在极端条件下的生存韧性。布戈尔斯基用他的生命奇迹告诉我们:科学探索需要勇气,但更要敬畏生命;意外可能带来不幸,但也可能开启新的认知维度。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既要保持科学探索精神,更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值得被尊重和保护,每一次技术创新都应该以人类福祉为出发点。让我们从这场科学奇迹中汲取力量,以更负责任的态度推动科技进步,让科学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伟大力量。 信息来源: 连线杂志|1997《核时代未来遗迹》 消息报|1988《阿纳托利·布戈尔斯基生命中的切尔诺贝利》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杨振宁教授举起科学大旗直指《易经》,痛斥这部古籍毫无逻辑可言,甚至用"狗屁不通"
【85评论】【3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