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清晨,特朗普政府甩出新草案:从明天零点起,所有印度进口商品一律加税50%。刀已经举起,离落下只剩不到一天 这距离特朗普7月31日第一次对印度商品收25%的税才过去27天,8月6日他又以“印度买俄罗斯石油”为由,把税率再加25%。现在好了,直接翻倍到50%,这哪是收税啊,简直是拿关税当大棒砸人! 特朗普这波操作,堪称“层层加码”。7月31日,他先以“印度不配合美国制裁俄罗斯”为由,给印度商品加了25%的税。 8月6日,又以“印度直接或间接买俄油”为借口,再追加了25%;到了8月25日,直接甩出一份公告,把总税率定到50%,连谈判的余地都不给。 表面看,这是惩罚印度“不听话”,实际上是想用经济手段逼印度在俄乌冲突里选边站,甚至想拿这事当筹码,推动俄乌和谈。 但印度压根不吃这套。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直接怼回去“美国光盯着印度买俄油,怎么不说欧盟买得更多?” 他举了个例子:俄罗斯和欧洲的贸易额比印俄贸易额高多了,潜台词就是“你美国双标”。 更硬气的是,印度驻俄大使库马尔放话:“就算美国施压,我们还得继续买俄罗斯石油。”这态度,直接把美国的算盘给砸了。 对印度来说,50%的关税简直是晴天霹雳。印度和美国一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900亿美元,其中制药、纺织、农产品这些低附加值的产业,对美国市场依赖特别大。 要是关税真收了,凯投宏观的分析师算了一笔账:印度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增速,得各掉0.8个百分点。 更惨的是,印度农民和小企业首当其冲——美国之前就要求印度开放农业和乳制品市场,印度为了保护本土产业死活不答应,现在美国关税反制,直接戳到了印度的软肋。 但美国也别以为自己能全身而退。印度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要是制造业因为关税跑东南亚去了,美国消费者得花更多钱买东西。 要是印度转而和欧盟、中国加强贸易合作,美国在全球产业链里的话语权也得被稀释。 更搞笑的是,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团原定8月25日到29日去印度谈判,结果公告一出来,行程直接取消——连“讨价还价”的桌子都被掀了。 特朗普这波操作,活像个“急眼的老中医”——俄乌冲突谈不拢,就抓起“关税大棒”当药方,可这药方压根不对症。 印度买俄油,说白了是为了能源安全,美国自己都还在进口俄油呢,凭什么要求印度“断供”? 更离谱的是,美国一边对印度加税,一边对欧盟“网开一面”,这种“看人下菜碟”的双标,连印度都忍不住吐槽。 说到底,美国这波关税战,暴露的是“经济霸权焦虑症”。现在中国、印度这些新兴经济体起来了,美国想用关税维护“美国优先”,却忘了21世纪的全球贸易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印度可以失去美国市场,但美国能失去14亿人口的消费潜力吗?当关税大棒砸向盟友时,砸碎的其实是美国自己苦心经营的“朋友圈”。 印度商品在美国海关被扣下时,特朗普该好好想想:这场“关税秀”到底赢了谁?又输了谁?别到最后,关税大棒没砸着别人,倒先把自己的脚给砸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威胁中国,如果北京不加快稀土出口,将对中国产品征收约200%的
【6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