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对越反击战,李德生长子在敌军阵地指示炮兵部队:向我开炮! 1979年2月2

小妹爱讲史 2025-08-28 00:35:20

79年对越反击战,李德生长子在敌军阵地指示炮兵部队:向我开炮! 1979年2月25日凌晨两点,谅山北侧的丛林里温度还不足十度,李和平靠在弹坑边,听着无线电里传来的炮兵口令,他的手指蜷在扳机上,没有丝毫颤抖。几分钟后,他亲口说出的那四个字——“向我开炮”——在寂静夜空炸出滚滚火舌,也把这位开国少将之子的名字钉在了那场反击战的烈火里。 把时间拨回二十年前,1960年春,合肥军区家属大院里常常能看见一位少年的身影。他叫李和平,是李德生的大儿子。那年三年困难时期最艰难,家里每天一小碗南瓜饭,孩子们饿得眼睛发直。有人劝李德生凭职务多领几斤细粮,被他一句“少来那一套”顶了回去。高干子弟照样跟在炊事班后面捡麦粒,李和平也被父亲勒令拿着锄头去荒地开垦。少年那时候明白了一个道理:身份从来不是护身符,能救自己的只有实打实的本事。 1966年初中毕业,李和平主动提出参军。父亲不仅没有托关系,反倒给部队打了电话:“让他从班长开始熬。”于是接下来的几年里,李和平背着比自己还重的火炮零件在林海雪原里拉练,写入党申请书一次又一次被退回来。别的战友当了两年兵就挂上象征荣誉的肩章,他硬是熬到第五个年头才提干。有人替他不平,他却说:“走捷径容易迷路,慢一点,心里踏实。” 1977年恢复高考,团里推荐他去军校深造。名单送到北京,李德生连犹豫都没有,拿笔划掉了儿子的名字。理由很简单:“越南边境不安生,部队缺干部,他走了谁带兵?”李和平听说后只说了一句:“打仗的地方更需要我。”一句话,断了读书的念头。看似残酷,却为两年后的血火考卷埋下伏笔。 1979年2月17日凌晨,西线炮声拉开对越自卫反击战帷幕。12军抽调骨干南下,时任106团副团长的李和平第一时间写血书请战。军部原想把他放在师作战室,安全得多,可被父子俩同时拒绝。李德生只回了一句话:“在指挥所也能立功,但冲在最前面才能服众。”父命不可违,李和平拎着冲锋枪跨过友谊关。 进入高平地区后,106团要拿下一处番号为“东坡”的越军加强据点。敌人修了半地下永备工事,火力网交叉覆盖,一连三次冲击都被打了下来。团里正酝酿下一步方案,李和平主动请缨,带一个加强连夜色里迂回渗透。为了压低脚步声,战士们脱了鞋,把枪机拉栓动作全改成手动压弹。凌晨一点,他们奇袭成功。可刚占住阵地,越军增援部队便从北侧高地蜂拥而下,火箭弹、重机枪轮番扫射,瞬间局面倒转。 无线电里传来团指“顶住,炮火支援马上到”。李和平在简陋工事中盘点弹药,发现不足以撑到炮击。他让通信员给后方发坐标,自己则和战士交代遗书事宜。一个湖南籍老兵递过皱巴巴纸片,认真地说:“副团,留给家里一句话就行:儿子没丢人。”短短十个字,李和平愣了两秒。他清楚,如果炮火覆盖太晚,阵地被反夺,整个连的人都要埋在这里;如果提前开炮,己方伤亡同样难测。可他更明白,一旦失守,整条进攻轴线可能重新陷入拉锯,代价更加惨重。 决断只用了三秒,他抓起话筒:“一号阵地坐标×××,覆盖射击马上实施——向我开炮!”炮兵指挥所沉默不到两秒,一连串“嘭嘭”答复回荡耳机。随后远处山谷亮起火球,155毫米榴弹扯着尖啸铺天盖地砸了下来。炮火持续七分多钟,阵地被炸成焦土。爆炸气浪裹挟钢片横扫,对岸越军冲锋线被炸得七零八落。己方工事顶板塌方,李和平肩头被石块砸得鲜血直流,两排战士也有多人牺牲,但阵地始终还在我军手里。 拂晓时分,106团反冲锋结束战斗,“东坡”据点彻底扫清。师首长赶来勘察,得知李和平“自点炮击”后先是黑脸质问:“你知不知道那是禁用手段?”看着周围残垣和横七竖八的弹坑,他最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这一仗算你立头功。”很快,东线战役持续推进,12军势如破竹突入谅山外围。 战后评功,李和平被破格提拔为36师副师长。师部文件这样写:“在敌重兵围困、己方弹尽援绝之际,临危不乱,主动请求炮火覆盖,确保了作战方向畅通。”这段只言片语背后,是工事里几乎窒息的火焰味道与耳边炸裂的钢铁风暴。有人问他怕不怕死,他摇头:“怕固然正常,可更怕让越军在我阵地插旗。” 同年秋,12军回撤休整。战士们一身硝烟进边境口岸时,李和平远远看见到接站的父亲,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李德生只拍了拍肩膀,什么也没说,两个人却都明白,那场炮火算是给父子多年严格军纪最生动的注脚。 此后几年,李和平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基层带兵和退役安置工作上。1986年他主导改建了一个烈士陵园,把在反击战中牺牲的106团番号刻进纪念碑。有人劝他往更高的指挥岗位走,他轻描淡写:“官大了也就两条杠三颗星,再高能顶天?把兄弟的名字挂在碑上,后人来扫墓时知道他们不是无名之辈,这比什么都值钱。” 九十年代后期,李和平转入地方,以退役军人事务为主业,同时牵头设立扶贫基金。谈到为何投身慈善,他说:“当年若没百姓送水送粮,部队腰包里也只剩干树皮。

0 阅读:1
小妹爱讲史

小妹爱讲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