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望岛,菲律宾突然沉默了? 近期,中国海警在巴拉望岛周边巡逻,菲律宾却罕见沉默,这背后,是菲律宾对巴拉望岛站不住脚的尴尬。 巴拉望岛与中国渊源深厚,元朝时,郭守敬为编制历法曾在此进行天文观测;明朝郑和下西洋时,船队在此设立联络站和驻军,当时它被称作“郑和岛”。 虽然“郑和岛”的民间称呼缺乏官方史料直接佐证,但《郑和航海图》中清晰标记的南沙群岛地理特征,以及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四海测验”留下的观测记录,都实实在在证明了中国与这座岛屿的早期联系。 可1521年西班牙人抵达后开启了殖民进程,这块土地的命运从此被外来者左右,西班牙殖民者用了两个世纪才勉强建立统治,1898年美西战争后又被转手给美国,直到1946年菲律宾独立时才被“打包”移交。 而根据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划定的边界,菲律宾西部领土以东经118度为界,这意味着巴拉望岛西部其实并不在其合法领土范围内,菲律宾现在拿着殖民时期的领土划分当宝贝,却忘了自己当年也是殖民主义的受害者,这种拿别人抢来的东西当产权证明的操作,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近期中国海警在巴拉望岛周边常态化巡逻,菲律宾方面却罕见地保持了沉默,这与他们在仁爱礁天天喊着“大捷”的热闹劲儿形成鲜明对比,要知道今年6月,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在巴拉望附近海域安装渔业设备时,还对着中国海警船大张旗鼓地抱怨“被骚扰”,怎么才过两个月就突然变安静了? 这背后的尴尬其实不难理解,菲律宾对巴拉望岛的主权主张,从头到尾都透着法理上的虚弱,他们既没有中国这样延续千年的历史联系,也没有清晰的国际法依据,连当年美国从西班牙手里接手时的条约都没把整个岛屿划给他们,现在中国海警船就在家门口巡逻,真要论起历史账和法律账,菲律宾恐怕自己也知道占不到便宜。 更现实的原因是,菲律宾现在根本分身乏术,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仁爱礁,又是派舰队强闯,又是喊着要送补给,还拉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搞各种小动作,可即便这么折腾,美军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却总是“恰好”不在附近海域,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巴拉望岛再跟中国起冲突,纯属给自己添堵。 经济上的底气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中国连续12年是菲律宾第一大贸易伙伴,平均每分钟就有15万美元的商品往来,菲律宾香蕉更占了中国进口市场的35%,真把关系闹僵了,先受伤的恐怕还是菲律宾自己的钱包,小马科斯政府本来就面临经济复苏乏力的问题,要是因为南海问题断了财路,国内的麻烦只会更大。 说到底,菲律宾在巴拉望岛问题上的沉默,本质上是一种底气不足的表现,他们清楚自己对这座岛屿的主权主张站不住脚,既打不赢历史官司,也扛不起现实冲突的代价,与其像在仁爱礁那样硬撑着表演胜利,不如在巴拉望岛暂时闭嘴来得实际。 其实这种沉默未尝不是好事,这至少说明菲律宾还没完全失去理性,知道有些争议不能靠喊口号解决,但沉默不代表问题消失,要真正解决南海争议,菲律宾最该做的是正视历史事实,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领土幻想,回到对话协商的轨道上来。 毕竟,靠美国撑腰、拿国运碰瓷的游戏,最终只会让自己输得更惨,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主权问题上不会退让,但也始终愿意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就看菲律宾有没有抓住机会的智慧了。
仁爱礁一夜较量,菲舰被迫漂航,最后时刻:菲媒体集体应激!26日凌晨时分,菲律宾
【109评论】【1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