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摆出一份报告,直接掀了美国在南海“航行自由”的桌子 美国海军这些年没少在南海折腾,美其名曰“航行自由行动”,中国最近终于甩出一份法律评估报告,直接把桌子掀了——你们这套做法,在国际法上根本站不住脚。 这份由自然资源部下属研究所发布的报告,直指美国所谓“航行自由”(图1)压根儿就是自己编出来的一套说辞,既没有国际法根基,还严重扭曲国际法的解释。 更讽刺的是,美国口口声声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自己却根本没批准这部公约。 报告里有个特别扎眼的点:美国最爱用的“国际水域”这词,在现行海洋法里根本不存在,纯属美式造法。 美国人把军舰开到别国专属经济区,还理直气壮说这是“公海自由”,可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的资源和经济活动明明有管辖权。你说你是航行自由,别人看来就是军事挑衅,是“炮舰外交”。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法律解释分歧,而是赤裸裸的用武力逼他国妥协。 中国这次出手,用专业法律语言解构了美国的行动逻辑。报告明确指出,美国“航行自由行动”从2007年起明显针对中国,和中美战略竞争升级同步——这哪里是为了维护海洋法治?分明是地缘政治打压。 而且美国不光对中国这样,去年还跑到印度专属经济区里“主张权利”,连盟友都没放过。这种“我想来就来”的做派,本质上就是海洋霸权。 但话说回来,中国也不是吃素的。 你在南海搞自由航行,我的船也能出现在夏威夷附近、澳大利亚经济区(图2)。大家都是按同一套国际规则出牌,你援引公约第五十八条主张航行自由,我也可以援引第七十三条保护海洋权益。 问题在于,美国总把自己当国际警察,却不愿受国际法约束。这种“例外主义”思维,在多边主义当道的21世纪,越来越显得格格不入。 南海之争表面上是法律解释权之争,底层其实是规则制定权之争。美国想维持海洋霸权,中国要争取话语平等。这背后牵扯的不仅是国家安全,更是航线控制、资源开发和地区影响力。 每个沿岸国家都在盯着看——假如今天中国的主张被无视,明天其他国家的海洋权益也能被随意践踏吗? 当然,完全指望法律解决也不现实。《海洋法公约》存在大量模糊地带,比如“军事测量是否属于海洋科研”“无害通过是否需要事先通知”,这些都没定论。 美国钻的就是这个空子,用习惯国际法当借口,把自己频繁的军事行动“正常化”(图3)。但习惯法需要国家实践和法律确信,不是谁军舰多谁就说了算。 未来南海的稳定,恐怕还得靠危机管控和规则协商。中美之间早有《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但光防冲突不够,还得谈规则。毕竟海洋不是谁家后院,但也不是无法之地。美国的自由航行不能变成“军事威胁自由”,中国的权益主张也要经得住国际法检验。 说到底,海洋秩序的博弈从来都是实力和规则的交织。美国若真想维护基于规则的秩序,先得把自己放进规则里;中国要想赢得国际认同,也要保持行动和法律立场的一致性。当两大国都在同一套法律框架下活动时,南海才能真正从博弈场变成合作海。
中国摆出一份报告,直接掀了美国在南海“航行自由”的桌子 美国海军这些年没少在南海
世界大观园
2025-08-28 07:56:30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