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恶果”这四个字让武大演绎的淋漓尽致。9月临近,都陆陆续续开学了。这不武大搞

知睿聊教学 2025-08-29 05:45:45

“自食恶果”这四个字让武大演绎的淋漓尽致。9月临近,都陆陆续续开学了。这不武大搞了个“大学生迎新季”的直播活动,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着能吸引群众获得一致好评,结果却是骂声一片迫不得已关闭评论功能。   时值开学季,武汉大学精心筹备的迎新生直播活动如期开启。校方本意以一场温馨的云端相会构建新生对学术殿堂的初印象。   然而直播开始后,事态迅速偏离预设轨道,评论区并未出现期待中的热烈欢迎与美好祝愿,反而在极短时间内被汹涌的负面言论彻底淹没。   评论区失控的程度堪称罕见。海量评论高度聚焦于学校近年来几起未能妥善处理的公共事件,其中“性骚扰诬陷”与“教授论文争议”成为两大核心爆点。   关于前者,大量用户反复提及此前引发广泛关注的“诬告事件”,以“武大还支持写小作文吗?”“如何评价贵校的监控证据?”等讽刺性发问表达不满;   关于后者,法学院莫洪宪教授一篇探讨死刑性别差异的学术论文被简化为“支持毒贩免死”的符号,进而衍生出“毒贩考武大能减刑吗”等恶意调侃   此外,诸如“985就教这些?”“双一流价值观果然一流”等泛化攻击也掺杂其中,将针对个别事件的不满上升为对学校整体的否定。   面对急速发酵的舆论漩涡,直播主持人试图引导话题回归正轨的努力完全徒劳,任何展示校园文化的环节在狂潮般的负面评论中都显得苍白无力。   最终,校方被迫采取关闭评论区的应急措施。   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其根源可追溯至校方在数次重大舆情事件中采取的处置策略,。   引发持续争议的焦点之一,是此前轰动网络的所谓“诬陷性骚扰”事件。当时一名女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发布长文,指控某男生存在不当行为,细节详尽、情绪激烈,瞬间点燃舆论。   然而事件随后出现重大反转,多方证据显示指控中存在大量不实陈述甚至虚构情节。舆论焦点随之从性别议题转向对诬告行为本身的追问以及对程序正义的呼吁。   正是在这一关键节点,武汉大学官方的应对方式引发广泛质疑:校方既未向社会公布事件调查的详细结论,也未对查实的诬告行为依规作出公开说明与处理。   这种“内部消化”的处理模式,不仅令当事男生的名誉难以彻底恢复,更向公众传递出校方在涉及敏感议题时“重维稳、轻是非”的价值取向。   另一重争议源于法学院莫洪宪教授的数篇学术论文。莫教授在研究中从法学理论角度探讨了死刑适用与性别、毒品犯罪等议题的关系。   该教授在论文中公然声称基于古时对女性的刑法优待,如今也应该逐渐取消对女性的死刑;除此之外,他还建议对一部分毒贩取消死刑   正是这些经年累月的争议与校方始终如一的回避姿态,为此次直播翻车事件埋下了伏笔。关闭评论区的操作,不过再次印证了校方惯有的沟通模式——不解释、不直面、不改变。   这一系列事件也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与高等院校之间关系的深刻变化。   随着公众权利意识与监督意愿的不断增强,高校早已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其一举一动都处于社会目光的审视之下。   唯有坚持程序正义、捍卫事实真相、勇于坦诚沟通,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起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真正担负起启迪思想、教化社会的重任。

0 阅读:298

评论列表

神行太保

神行太保

9
2025-08-29 07:18

武汉大学已经烂到根了,被国外也渗透挺厉害,建议把武汉大学降为大专,取名:武昌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昌技),开设的专修课程为:专业摄影、视频剪辑、口才辩论、法学研究、性学研究、故事改编

用户12xxx74

用户12xxx74

1
2025-08-29 20:17

估计是拼凑的大学,整合还没有真正到位,不妨拆开试试

知睿聊教学

知睿聊教学

知睿喜欢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