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懂了普京和金正恩的出席,但他们没看懂,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到访,才是最狠

天天纪闻 2025-08-29 11:20:10

很多人看懂了普京和金正恩的出席,但他们没看懂,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的到访,才是最狠的一笔!   伊朗这些年就没从西方的制裁名单上下来过。尤其是2025年这大半年,局势更是一天比一天紧张。就在8月底,伊朗和英法德在日内瓦的核问题谈判刚结束,结果跟没谈一样——双方各说各话,连个基本共识都没达成。   伊朗副外长加里巴巴迪会后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说欧洲这些国家表面上跟你谈合作,背地里却拿着“快速恢复制裁”的大棒威胁,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根本没诚意。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按照2015年签的伊核协议,那个允许欧洲随时重启制裁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再过一个多月,也就是10月18日就到期了,所以英法德急着在8月底之前给伊朗下最后通牒,要么乖乖听话限制核计划,要么就等着新一轮更严厉的制裁。   可伊朗这边也硬气,说你们欧洲跟着美国瞎掺和,早就违背了协议精神,现在还好意思来逼我们让步?双方就这么僵着,谁也不肯低头。   这种僵局背后,是伊朗被西方世界逼得喘不过气的现实。这些年,美国带头对伊朗搞经济封锁,欧洲国家嘴上说着要保持独立政策,实际上却跟着美国的脚步,让伊朗的石油出口、海外贸易处处受限。   伊朗的经济本来就依赖能源出口,这么一卡脖子,国内民生都受影响。更让人窝火的是,欧洲人一边假惺惺地坐在谈判桌前谈核协议,一边又不断加码制裁措施,这种“既要又要”的操作,彻底寒了伊朗的心。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说得很明白,欧洲要是真有诚意,就该停止这种对抗性的做法,而不是一边谈判一边威胁。可现在看来,欧洲根本没打算改弦更张,反而在8月中旬还联合给联合国写信,明晃晃地说要在8月底启动制裁机制,这简直就是逼着伊朗做选择。   正是这种走投无路的处境,让伊朗下定决心要找真正能靠得住的伙伴。而佩泽希齐扬的这次到访,就是带着这个明确的目的来的——不是来走形式、拍照片的,而是来“找组织”的,是来签订实实在在的合作协议,打破西方围堵的。   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今年1月,佩泽希齐扬访问莫斯科时,和普京签的那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这份协议今年4月已经正式生效了。   别小看这份协议,里面的内容全是干货:从文化、经济、能源到科技、工业,再到安全领域,两国要全面深化合作,尤其是在军事技术和安全协作方面,规定得清清楚楚。   协议里甚至写明,要是一方遭受侵略,另一方不能给侵略者任何援助,还要帮忙解决分歧,这等于给彼此上了一道安全保险。更关键的是,双方明确要深化军事技术合作,还打算在情报和安全机构之间搞单独的合作协议,这可不是普通的外交辞令,而是实打实的战略捆绑。   有人可能觉得,俄罗斯和伊朗合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没必要这么大惊小怪。但要知道,现在这个时间点太关键了。一边是欧洲在核问题上步步紧逼,扬言要启动制裁;另一边是伊核协议眼看就要在10月失效,到时候伊朗在国际上的处境会更尴尬。   这种时候,伊朗和俄罗斯把合作升级,等于向西方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你们想孤立我们?没门。而且这种合作不是嘴上说说,早就有实际动作了。   就拿俄乌冲突来说,伊朗的见证者-136无人机在战场上出尽了风头,俄罗斯买过去之后改名叫天竺葵-2,用这些无人机打击乌克兰的军事目标和能源设施,效果显著。   这种无人机成本低、航程远,还不容易被雷达发现,对于缺少先进装备的俄军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而伊朗通过这种合作,不仅能获得经济收益,还能在实战中检验自己的军事技术,可谓一举两得。   把这些事串起来看,就知道佩泽希齐扬的到访为什么说是“最狠的一笔”了。普京和金正恩的出席,更多是既定战略的延续,而伊朗总统这趟行程,却是在西方极限施压下的破局之举。   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外交访问,而是一个被西方逼到墙角的国家,主动选择加入“反围堵联盟”的关键一步。伊朗手里有牌:石油资源、地区影响力、不错的军事科技实力,这些都是俄罗斯等国需要的;而伊朗需要的是政治支持、经济合作、技术交流,来打破西方的孤立。这种各取所需的合作,一旦形成气候,对西方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想想看,欧洲一边威胁要制裁伊朗,一边又得面对伊朗和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这会让欧洲在能源安全上更被动。美国想在中东围堵伊朗,可伊朗通过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提升了军事实力,还在俄乌冲突中展现了自己的武器装备价值,这无疑会增加美国在中东和东欧的战略压力。   更重要的是,伊朗的加入让那些同样被西方施压的国家看到了抱团取暖的可能,这才是西方最担心的——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形成一个能和自己抗衡的“非西方阵营”。  

0 阅读:1383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