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在变,日本就历史问题道歉,王毅将登机赴日

堇笔是绘春 2025-03-21 16:58:14

中日风向在变,两国关系是否有望回暖?时隔4年,王毅外长终于访日,中方对日方提出了一个要求。22号,我外长王毅将登机赴日本,主要是去主持两场会议的,一场是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另一场是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如果没记错的话,上一次我外长访日,还是在4年之前。并且从某种意义上看,王毅这次赴日算是一次回访。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日本外相岩屋毅来了中国一趟。当时,岩屋毅对华的表态算是比较友好的,不光说想和中方增进互信与合作,并且还就历史问题道歉,说日方在历史问题上会秉持“村山谈话”立场。“村山谈话”是什么?是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日本投降纪念日发表的谈话,可以说是日本所有首相当中,对侵华战争反省得最深刻、最诚恳的一次讲话。所以双方在青年交流、旅游签证、水产品等多项议题上达成了许多共识。联系上之前的中日APEC会晤,以及日本首相石破茂多次释放的访华意愿,中日关系的风向似乎已经发生变化。因此,王毅外长才会访问日本。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中日关系能否持续改善呢?或者说,石破茂政府对中国的友好意向是否具备持续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似乎是有可能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有三个观点:首先,从日本自身的需求来看,前首相安倍对中国的态度十分恶劣,这与拜登政府的立场颇为一致。然而,日本实际上获得了什么好处呢?可以说,不仅没有任何好处,反而在多个方面陷入了困境。在外交方面,由于破坏了中日关系,日本在外交上对美国的依赖程度加深。在经济方面,因为失去了中国市场,日本不幸地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位置拱手让给德国。众所周知,事物发展到极端往往会发生反转,或者说触底反弹。日本之前过度追随美国,却未能如愿以偿,反而导致其综合国力逐渐下降,因此也促使日本重新审视与中国及美国的关系。

其次,从美国的影响来看,特朗普若重返白宫,将激发日本的恐惧情绪。毕竟在他上任期间,曾经“勒索”日本,要求其支付更多的“保护费”。如果不支付,美军可能会选择撤离,这将加剧日本的安全顾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日本继续对美国保持多方面的强烈依赖,将更容易被特朗普掌控。因此,日本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实际上是希望通过利用中国来制衡美国,从而增强自己的谈判筹码。第三,显而易见的是中国的因素。近些年来,解放军的新装备迅速增加,海陆空三军的综合实力以及太空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这得益于中国科技和军工实力的不断积累与发展。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本至今仍受《和平宪法》的限制,尽管日本在扩大军舰规模、向航母方向发展,并且连续13年增加防卫预算,重点提升“防区外打击”能力。然而,尽管日本在防务方面采取了一些“边缘”措施,中日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因此,日本必须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以寻求安全保障。

近期中方对中日关系的回应值得深入分析。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日关系正处于改善和发展的关键阶段。而这个“关键阶段”恰恰指的是石破茂的上任。石破茂上任后,一方面能够正视历史,另一方面也确实希望在与美国之间建立平等关系。他上任后还提出了美日互驻军的设想,这使得日美盟友关系变得格外微妙,也为中日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机遇。毛宁还进一步强调,希望日本方面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兑现之前的承诺,以消除对两国关系改善的干扰。值得注意的是,关键词“实际行动”表明中方对石破茂政府提出了期望,要求其采取更多符合中日关系发展需求的实际举措。对中国而言,改善对日关系有助于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优化中国的地区战略。而从中国的外交角度来看,如何实现突破?抓住日美之间的微妙关系可能是关键所在。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