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一个特务落网后,在面对审问时,竟语出惊人:“我的同伙?说出来吓死你们,他叫王长江,是华北军区参谋长!还不快放了我!” 王长江1899年出生在河北博野县一个书香人家,从小家里就讲究读书识字。他早年上学堂,考进保定军官子弟小学,又去北京清河陆军预备学校,接受正规军事教育。毕业后进保定军校第九期步兵科,学成投身晋绥军,从基层干起,逐步升到营长。1933年长城抗战,他带队在冷口阵地阻击日军,表现突出,获青天白日勋章。那时候晋绥军内部派系复杂,王长江亲眼见识了国民党军队的消极抗日作风,渐渐萌生不满。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他跟着张荫梧组织河北民军,任副总指挥兼主力旅旅长,率部在河北一带打游击,多次挫败日伪进攻。但张荫梧后来反共,王长江看不惯,带着部队起义投奔八路军。1940年,他正式加入晋察冀军区,任警备旅旅长,参与五台山和太行山区的作战,指挥部队摧毁日军据点,缴获大批武器。这段经历让他从旧军军官转型为革命军人,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 加入八路军后,王长江的日子可不轻松,日伪军不断扫荡根据地。他带警备旅在冀中平原活动,1941年到1942年间,组织200多次战斗,击毙日伪军上千人,俘虏600多,抢了不少枪炮。北阳堡战斗是最出彩的一次,1942年夏天,他率500多人顶住4000多日伪军围攻,硬是杀出重围,毙敌500多。这仗打得教科书级别,后来还写进解放军战例选编。1944年,他调任太行军区第六分区司令员,指挥涞灵战役,攻克4个据点,毙俘敌600多。抗战后期,日军加强点线封锁,他灵活运用游击战术,粉碎多次扫荡。解放战争时期,王长江先后当抗大第七分校校长、绥蒙军区副司令员,负责训练和后勤。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调华北军区副参谋长,一年后升参谋长,管部队协调和军务。整个过程,他从国民党军官变成人民军队骨干,靠的就是实打实的战绩和忠诚。 1951年镇反运动中,石家庄炼油厂仓库主任张树桥被抓,这人原是晋绥军军官的勤务兵,抗战后期加入军统,在杭州训练班拿委任状,解放后伪造档案潜伏。他利用旧关系接近王长江,三个月前王长江念旧,从乡下接他进城,安置在厂里。张树桥频频上门拉近距离,偷情报时暴露。审讯时他一口咬定王长江是上线,试图脱罪。军区成立调查组,聂荣臻亲自督办,查出张树桥投诚经历全是假的,介绍信是临摹旧件。走访老战友,马本斋遗孀和炊事班长老战士提供证词,证明王长江抗日时出生入死,没任何特务迹象。张树桥偷的文件只是后勤节约通知,无机密价值。调查挖地三尺,从张家口到保定,二十多名证人确认真相,王长江清白,但因安置不当担责。这事闹大,影响军区内部稳定。 张树桥这家伙,早年给王长江当副官,关系铁,但解放后他选择潜伏搞破坏。王长江没察觉他的底细,直接安排工作,提供便利。张树桥在厂里搜集情报,导致几起事故,死伤多人。公安举报后抓捕,他死咬王长江,试图搅浑水。调查组翻档案,发现他从未回河北老家,军统背景铁板钉钉。军区作战室参谋们闻讯震惊,但很快恢复工作。整个过程,王长江要求彻查,配合调查,没半点推诿。真相大白后,张树桥认罪,王长江虽无罪,但事件余波让他在内部审查中吃亏。镇反运动本就严打潜伏特务,这案子成了典型,提醒大家警惕旧关系。 事件平息,王长江1952年调菏泽军分区司令员,继续抓部队训练。1955年全军授衔,他获大校军衔,本该更高,但因张树桥案影响止步。老战友私下鸣不平,他本人淡然,说军衔不重要,还能多带兵。大校是校级最高,适用于正师职以上,但对他来说,错失将衔是遗憾。1956年起,他因健康离职,转青岛休养,后到济南干休所。晚年常和年轻人聊抗日往事,拿出旧照片讲缴获机枪的战斗。1978年11月17日去世,享年79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骨灰盒放事件结案报告,证明一生清白。
抗战中,日军重兵包围大清河,聂荣臻急设前指应对。不料,前指司令朱占魁却不在乎:“
【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