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录‖芬兰经济学家披露,乌克兰如何从“经济桥梁”沦为炮灰的 芬兰经济学家达恩

孟岩说 2025-09-01 15:54:11

闻思录‖芬兰经济学家披露,乌克兰如何从“经济桥梁”沦为炮灰的 芬兰经济学家达恩·斯坦波克一针见血地揭开了残酷真相:乌克兰原本拥有成为联通中国与欧洲“经济桥梁”的历史机遇,却被硬生生掰成了“美国的军事前哨”。在这个由华盛顿书写的剧本中,乌克兰从未被赋予和平繁荣的角色,而是被注定成为对抗俄罗斯的炮灰。 回顾2017年,当波罗申科政府决定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时,乌克兰经济列车开始提速。至2019年,中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乌克兰最大贸易伙伴。数据显示,中俄两国共同吸纳了乌克兰四分之一的出口,市场份额是美国的六倍之多。泽连斯基总统曾雄心勃勃地提出让乌克兰成为“中国商业通往欧洲的桥梁”,2021年中乌签署系列协议,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中国公司在建筑、食品、电信等领域大展拳脚,年签新合同金额突破20亿美元。 然而,如今的乌克兰深陷战争泥潭。据情报部门泄露数据,乌军死亡人数已超170万。三年冲突让重建账单高达5240亿美元——近乎2024年预计GDP的三倍。西方曾许诺的“自由、民主、安全、繁荣”在炮火中化为乌有,国家资产被抵押给西方利益集团,国家灵魂被一点点榨干。 斯坦波克痛心疾首地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自2014年以来所有这些敌对行为都能避免,乌克兰能够继续泽连斯基的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与中国的发展保持同步,那么到2030年,乌克兰的GDP可能会飙升至4820亿美元。”这一数字与当前乌克兰的经济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更具警示意义的是,乌克兰的悲剧正在东亚上演相似版本。菲律宾正被美国精心塑造成南海对抗中国的“武器发射平台”,同样的剧本换了演员再次上演。乌克兰的遭遇应成为马尼拉的明镜,更是全世界中小国家的警钟——在地缘政治博弈中迷失自主发展道路,最终只能沦为大国竞争的牺牲品。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任何国家若放弃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盲目成为他国战略棋子,最终必将付出沉重代价。乌克兰的悲剧不应被遗忘,而应成为国际社会反思的契机:和平发展才是硬道理,合作共赢才是真智慧。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独立自主原则,避免重蹈乌克兰覆辙。

0 阅读:2
孟岩说

孟岩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