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突然宣布了 9 月 1 日起,该国所有大米进口按下 60 天暂停键。这一决定,瞬间在国际粮食市场激起千层浪。 要知道,菲律宾可是全球最大的大米进口国,它这一 “急刹车”,可把越南粮商们坑惨了,手里的订单瞬间变成了烫手山芋。 说起来这事儿还挺突然,马科斯前脚刚结束印度访问,后脚就拍板敲定了暂停进口的方案。很多人都在猜测,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毕竟印度刚刚解除了大米出口禁令,而菲律宾此时暂停进口,难免让人浮想联翩。不过从官方说法来看,暂停进口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国农民。 菲律宾农业部表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稻米产量创下了 908 万吨的新高,再加上之前进口了不少大米,导致市场上大米供过于求,价格一路下跌,这可愁坏了辛苦种粮的农民们。 其实菲律宾今年的大米进口量已经高得惊人了,截至 7 月底,进口量就达到了 380 万公吨,全年预计能达到 500 万吨,远超 2023 年的 360 万吨。 这么多大米涌进市场,价格能不跌吗?普通精米的零售价已经跌到了每公斤 48.12 比索,约合人民币 5.9 元。 而政府的储备米更是以每公斤 36 比索的低价出售,这让辛辛苦苦种粮的农民们根本赚不到钱。所以马科斯政府才想出了暂停进口这一招,希望能让国内市场消化一下库存,给农民们一个合理的售价。 可这一下,越南的粮商们可就坐不住了。要知道,越南可是菲律宾最大的大米供应国。2024 年越南对菲律宾的大米出口量达到了 422 万吨,占其出口总量的 46.7%。 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的出口大米都卖到了菲律宾。现在菲律宾突然说不要了,越南的粮商们手里的订单可怎么办? 本来越南就预计 2025 年大米出口量会从 2024 年的 900 万吨下降到 750 万吨,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有意思的是,菲律宾这次暂停进口还留了个小尾巴,特种米不在暂停之列。这说明什么?说明国内在特种米方面还存在短板,不得不依赖进口。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菲律宾想要实现大米自给自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他们的目标倒是挺远大,计划到 2028 年实现 97.5% 的大米自给率。 为了这个目标,政府还推出了 “Masagana 大米产业发展计划”,希望通过提高产量、优化种植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 暂停进口的决定一出,国际大米市场也跟着波动起来。不过让人意外的是,日本的米价却在飙升。东京都区 4 月大米价格同比上涨了 93.8%,创下了 1971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一袋 5 公斤装的大米均价达到了 4217 日元,约合人民币 214 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这一涨一跌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人看到了全球大米市场的复杂性。 其实菲律宾这次暂停进口也是有法律依据的,根据菲律宾的《第 12078 号共和国法案》,当进口或本地生产的大米供应过剩导致价格异常下跌时,总统有权暂停或限制大米进口。 而且这次暂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政府会在 30 天内评估效果,根据情况可能缩短或延长暂停时间。这也给了市场一些缓冲的空间,不至于一下子陷入恐慌。 不过话说回来,菲律宾这招 “以邻为壑” 的做法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虽然短期内可能会让本国农民受益,但长期来看,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并不利于全球粮食市场的稳定。 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各国更应该加强合作,而不是搞贸易壁垒。 菲律宾这次暂停大米进口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全球粮食市场的众生相。一方面,各国都在努力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维护农民利益;另一方面,全球化的粮食供应链又让各国的利益紧密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何在保护本国产业和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之间找到平衡,恐怕是各国政府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于菲律宾来说,这 60 天的暂停期既是一个保护本土农业的机会,也是一次对自身粮食自给能力的考验。至于结果如何,恐怕还要等时间来给出答案。
菲律宾总统突然宣布了 9月1日起,该国所有大米进口按下60天暂停键。这
非常盘点中
2025-09-03 01:20:12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