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利用与思考 -- Josh (一名英国科技公司的数据与人工智能负责人)
--------------------------
我研究 AI 与机器学习已十年。最令我惊喜的是,这些技术里的概念常常能照进生活。
强化学习里有个永恒的拉锯:探索 vs 利用。探索是尝试新事物,利用是死守已知奏效的策略。优秀的学习者先大量探索,等知识足够后再转向利用;若跳过探索,就会陷入局部最优,把最初偶然奏效、实则平庸的方案反复执行。
人类亦然。我们也需要一段探索期,在挣扎中亲手拆解问题,才能长出判断力的“肌肉”。太早把思考外包,肌肉就永远练不出来。
AI 让局面更复杂。用得好,它是放大智慧的计算器——就像我们先学会加法,再用计算器攻克更难的数学。问题是,AI 把“挣扎”直接抹平了,而挣扎正是学习的核心。研究显示,过早依赖 AI 的人思考更浅、记忆更少,久而久之出现“思维萎缩”。
AI 本可助人探索,却被多数人用来提前“利用”。许多学生和职场新人因此被困:用即时的轻松答案,换取了长期思考能力的债务。年龄越小,代价越大,因为他们可能彻底跳过探索阶段。
正确的顺序应像强化学习:先探索,后利用。现实中两者永远并存,即便最老练的智能体也会保留少量探索。对我们而言,只需明确目标——若只为产出,放心用 AI;若为了学习,就让 AI 介入,但别逃避挣扎。
跳过探索的智能体学不会环境;跳过探索的一代人,可能学不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