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交换俘虏工作完成,150师448团8连的200多名俘虏回国。广州

历史拾遗者 2025-09-04 00:13:37

1979年5月,交换俘虏工作完成,150师448团8连的200多名俘虏回国。广州军区司令许世友上将专门下令:“把连长、指导员全部送到军事法庭,必须严肃惩处,其他人一律转业回乡。”许司令为何有如此命令呢? 许世友1905年2月出生在河南省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的一个贫苦家庭,早年到少林寺习武,练就一身武艺。1926年,他参加北伐战争,在部队中担任排长,部队解散后返回家乡。1927年11月,他参加黄麻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随地方武装编入红军。从红军时期开始,他从红三十一师特务队班长逐步升任营长。1935年,他指挥柳林河阻击战,阻挡敌军,掩护主力转移。随后,他率部攻克包座,开辟北上通道。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世友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在香城固伏击战中打乱敌阵。1940年,他担任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指挥进攻胶东地区。1942年,任胶东军区司令员,指挥讨伐赵保原部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在莱芜战役中包围敌军。在孟良崮战役,他指挥攻占主峰。1948年,任山东兵团司令员,指挥兖州战役和济南战役,占领青岛和长山列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世友1950年任山东军区司令员,1953年率第三兵团参加朝鲜战争夏季反击战役。1955年,他指挥一江山岛战役。此后,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73年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74年指挥西沙海战,1979年指挥中越边境战争东线作战。他1955年获上将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5年10月22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0岁。他一生强调军队纪律,1958年主动下到浙江宁波海防前线某部六连当士兵,与战士们一同操练。 1979年3月,对越自卫反击战进入结束阶段,50军150师448团担负撤退警戒任务,在越南高平以西地区行动。3月11日,团部推进到班英一带时,越南部队851团从侧翼发起猛烈攻击。448团2营陷入混乱,伤员增多,通信线路被切断,命令无法及时传达。团部立即调派1营1连和3营8连前去支援。这两个连队在崎岖山路中前进,途中方向偏差,直接进入越南部队预设的包围区。 8连误入一个狭窄山谷。越南部队从谷口和两侧高地开火,连队多次组织冲锋,却每次被逼退。战斗持续几天,弹药逐渐耗尽,粮食也断绝,伤员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指导员冯增敏判断继续抵抗会造成全连覆没,于是下达停止抵抗的指示。战士们陆续放下武器,向越南部队投降。这次事件涉及219人集体停止战斗,成为解放军作战史上罕见一例。 消息传回国内,引起高层重视。5月,中越交换俘虏,这些人返回祖国。许世友作为广州军区司令,收到报告,看到238名俘虏中219名来自8连,且为集体行为,当即发出命令,将连长李和平和指导员冯增敏移交军事法庭,其他人员全部转业回乡安置。许世友一生经历无数战斗,从红军长征到抗日八年,再到解放战争,从未容忍军队丧失斗志。他视纪律为军队核心,投降行为不仅损失战斗能力,更损害军人荣誉,对整体士气造成严重影响。他通过此举强调,军人必须坚持原则,战场上绝不允许放弃责任,以此维护部队战斗精神。 军事法庭迅速审理,连长李和平和指导员冯增敏以动摇军心、背弃职责罪名,各判处10年有期徒刑。他们被押解到监狱,接受改造,期间从事劳动,遵守监规。其他战士直接办理转业手续,返回原籍,从事农业或其他工作。许世友以此事件推动部队整顿,加强日常训练和纪律管理,将相关情况纳入教育材料,供新兵学习。 150师暴露出的指挥和训练问题,后在1985年军队整编中,该师番号被撤销,部队重组。冯增敏服刑期满后,返回乡村生活,极少提及往事。转业战士逐步融入普通生活,但军人经历留在记忆中。事件给军队敲响警钟,纪律成为重点强调内容。部队加强战场模拟训练,指挥系统升级,避免类似失误。这段历史提醒军人,信念需坚定,责任要承担。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历史拾遗者

历史拾遗者

挖掘被遗忘的历史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