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宣布了 9月2日泰国,刚从“中阿博览会”那波操作收拾完场,现在又放大招——批准了1170亿泰铢(约230亿元人民币)的新预算,明确要求这些钱必须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上,说白了,就是修路、修桥、保障水电供应,还要想办法让老百姓口袋鼓起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泰国经济确实需要拉一把,数据显示,泰国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只有1.8%,比预期差了不少,旅游业恢复得不如邻居们快,老百姓债务负担却越来越重——泰国家庭债务已经占到全国GDP的90%以上,在亚洲数一数二。 这1170亿泰铢怎么花?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修路、修水利、完善电网这些基础设施,二是直接惠及百姓的民生项目,比如扩大社会福利、创造就业机会、支持小企业发展。 选择这些领域很明智,因为路修好了物流成本就低,水电稳定了企业就愿意投资,老百姓有了工作和社保才敢花钱消费。 时机也很巧妙,赛塔政府上台刚满一年,迫切需要做出成绩给民众看,之前反对派总批评政府光说不做,这次真金白银拿出来,就是对批评最直接的回应。 不过,计划虽好,执行才是关键,泰国以往的大型项目经常出现拖延、超支的问题,这笔钱能不能真正落到实地,不让中间环节“捞油水”,是个大问号,另外,如何平衡短期刺激经济和长期财政健康,也需要政府仔细拿捏。 对普通泰国人来说,这些宏大的经济计划最终会变成家门口更平整的马路,更稳定的供电,还有可能更多的工作机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不就是让老百姓过日子更轻松吗? 泰国这次砸钱搞基建和民生,思路是对的,现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政府出手刺激经济是必要的,而把钱花在基础设施和民生上,既能立马创造就业,又能为长远发展打基础。 但我最担心的是执行问题,泰国政府效率不高,腐败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么一大笔钱,能不能真正花到该花的地方,是个大问号,如果监管不严,很可能最后是富了承包商,苦了老百姓。 另外,我觉得泰国在投资传统基建的同时,也应该多考虑数字经济的发展,现在都是互联网时代了,宽带网络、电子支付这些“新基建”同样重要,甚至更能帮助泰国经济实现弯道超车。 其实中国也经常用投资来拉动经济,我们应该很能理解泰国的做法,从泰国的实践中,我们也能学到经验:钱要花,但要花得聪明,花得透明,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希望泰国这次能做好,毕竟邻居经济好对我们也有好处,但说到底,这1170亿泰铢到底值不值,还得看泰国老百姓今后的日子有没有变得更好。
确实没想到,日媒、泰媒同时发声,都因为中国游客。 9月初,《曼谷邮报》一则消
【9评论】【13点赞】
用户18xxx85
政治不稳,搞任何建设都没用。
用户10xxx50
中情局间谍渗透有多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