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德国一位63岁的流浪汉,突然收到了一笔2000美元的汇款,他看了一眼汇款地址写着:中国南京,不禁泫然泪下。 约翰·拉贝出生在1882年的德国汉堡,那时候他家境普通,早年丧父,只能辍学当学徒,学点商业技能。1908年,西门子公司派他去中国北京做销售工作,他负责推销发电机和电话设备,慢慢适应了东方生活,学会了点汉语。几年后,他调到几个城市任职,积累了不少经验。 1931年,公司把他送到南京,当中国业务的总负责人。他在那儿住了下来,日子过得稳当,还帮着建了德国学校,让侨民小孩有地方上学。为了拉资金,他那年加入了纳粹党,但主要心思还在生意和社区上,跟当地中国人关系处得不错。 1937年,日本军队打进中国,南京沦陷,日军开始大屠杀,杀了不少平民。拉贝没走人,他和其他外国人一起在11月成立了南京安全区,面积3.86平方公里,当了委员会主席。安全区收留了很多人,他用纳粹身份跟日军周旋,争取粮食和药品,还每天记日记,写下日军的那些事。到1938年2月,安全区护住了大约25万中国人。德国政府后来把他叫回国,他带了照片和资料回去。 回德国后,拉贝想把南京的事讲出去,在柏林办讲座,展示证据,但纳粹政府不准,盖世太保没收了他的东西,让他闭嘴。他只能继续在西门子干活,直到二战结束。二战后,他日子难过,先被苏联抓了几个月,又被英国审了好几次,因为纳粹背景丢了工作,钱也花光了。搬到柏林小公寓,穷到冬天烧报纸取暖,吃不上饭,像个流浪汉。 1948年,南京那些被他救过的人听说他的情况,就凑钱寄了2000美元,还加了大米、罐头啥的。南京市长去瑞士买了奶粉、香肠、茶叶、咖啡、牛肉、黄油和果酱,一起打包寄过去。从那以后,每个月都有包裹来,让他一家子能吃饱点,身体也恢复了些。这些援助一直到国民党走前还在寄,让他感受到那份感激。 这些钱和东西帮拉贝过了最苦的日子。他用汇款买必需品,分给家人。从1948年中开始,南京的包裹准时到,让他体力好转,能多走动点。他回信谢了那些人,字写得有点抖。援助停在1949年国民党撤离前后。1950年1月5日,拉贝中风死了,67岁。葬礼简单,墓地在柏林冷清着。他的日记后来成了南京大屠杀的证据,在南京有纪念他的地方。 约翰·拉贝的故事出生在1882年的汉堡,早年学商业,1908年去北京工作。那时他卖设备,适应中国市场。1931年到南京,建学校,加入纳粹拉资金。1937年日军屠杀时,他建安全区,当主席,护25万人,记日记。1938年回国,被禁言。二战后贫困,1948年收南京汇款,援助持续到1949年。1950年去世。这段历史接地气,讲的是普通人怎么在乱世做选择。
1948年,德国一位63岁的流浪汉,突然收到了一笔2000美元的汇款,他看了一眼
小史论过去
2025-09-05 13:06: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