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没有免费的午餐!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没抱上中国大腿,便宜了力拓! 煮熟的鸭子飞成了天鹅肉?蒙古这波神操作简直让人大跌眼镜!距离中国边境仅 80 公里的奥尤陶勒盖超级铜矿,明明守着全球最大的铜金矿宝藏,却放着近在咫尺的中国大腿不抱,非要把这块肥肉塞给力拓。现在好了,不仅经济转型的美梦碎了一地,还背上几十亿美元债务,这波血亏操作怕是能入选 "全球资源开发反面教材" 前三名! 谁不知道奥尤陶勒盖这地方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蒙语里 "奥尤" 是绿松石,"陶勒盖" 是山,合起来就是 "绿松石山"—— 这哪是山啊,分明是一座金山银山!初步探明的铜储量就有 3110 万吨,黄金 1328 吨,白银 7600 吨,铜矿带面积相当于整个乌兰巴托市区那么大。要知道全球最大铜矿国智利的总储量也就 1.9 亿吨,蒙古这一个矿就占了全球近五分之一,说它是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都算谦虚。 更绝的是它的地理位置,离中国边境才 80 公里,简直就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 "资源补给站"。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2025 年仅南京港一个港口的铜精矿中转量就占全球四分之一,每年嗷嗷待哺的需求量能把蒙古经济直接喂饱。可蒙古偏不!放着家门口的超级市场不用,非要隔着太平洋喊力拓来 "代购",这脑回路也是没谁了。 2010 年前后,当力拓带着 31 亿美元支票出现在乌兰巴托时,蒙古政府怕是眼睛都亮了。当时他们拍着胸脯畅想:这矿开发后能占全国 GDP 的三分之一,300 万蒙古人都能跟着发家致富。可他们忘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只赚不赔的生意。力拓这只老狐狸可不是来做慈善的,人家是来挖矿的! 合作刚起步,蒙古就开始花式 "作妖"。先是拍脑袋要求:"电厂必须建在本地,不许用进口电!" 得,力拓只能乖乖掏出真金白银,新建一座 300 兆瓦电厂。这一下就把投资预算搅黄了,后来项目总成本直接从最初估算飙到 70.6 亿美元,超支近 18 亿美元 —— 蒙古这哪是要发展,分明是先给投资人下套啊! 电厂的事儿还没消停,蒙古又出幺蛾子:"铜矿里的金矿和其他金属矿得一块儿开发!" 这就好比你去买苹果,卖家非要逼着你把果园里的橘子、柿子全买走,不买还不让走。力拓心里估计把蒙古骂了千百遍,但钱已经砸进去了,只能捏着鼻子认栽。 最讽刺的是,蒙古对中国企业的态度那叫一个严防死守。当年中国中冶想参与竞标,蒙古直接立法禁止;中国神华想开发隔壁的塔本陶勒盖煤矿,蒙古议会三番五次横插一脚,硬生生把送上门的合作搅黄。他们怕是忘了,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地搞资源合作,从来都是带着基建、带着技术、带着长期规划来的。就像神华为了煤矿特意修了甘泉铁路,这种诚意力拓可能有吗? 现在蒙古的处境简直是骑虎难下。项目搞了十几年,别说占 GDP 三分之一了,2019 年营收也就 11.7 亿美元,只占 GDP 的 8.5%。更惨的是,按照最初协议,蒙古前 15 年根本拿不到分红,反而因为要支付力拓的管理费和挖矿费用,欠了一屁股债。今年力拓虽然免了它 24 亿美元债务,但这不过是 "羊毛出在羊身上"—— 免掉的债早晚会从矿石里加倍挖回去。 反观中国这边,2025 年光是精炼铜进口量就高达 154.9 万吨,南京港一个港口就承担了全球四分之一的铜精矿中转。这些铜大部分都用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朝阳产业,需求稳定得很。如果蒙古当初选择和中国合作,别说建电厂的钱了,恐怕连铁路、港口都给它配套齐全了。毕竟中国企业搞 "资源换基建" 这套驾轻就熟,蒙古完全可以用铜矿资源换发展,何至于现在看人脸色要钱? 更讽刺的是蒙古的环保账。为了快速挖矿赚钱,环评程序潦潦草草,结果 2021 年一场强沙尘暴就导致 10 人死亡,数十万头牲畜死亡或走失。这几年沙尘暴更是成了家常便饭,一边是挖出来的铜矿换不来预期收益,一边是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持续报复,这到底图啥? 现在好了,力拓通过收购已经完全掌控了项目,蒙古想反悔都没机会了。铜价涨了,大头给力拓赚走;铜价跌了,风险却要蒙古自己扛。当初畅想的 "经济转型跳板",现在变成了 "债务陷阱";本想靠外资实现腾飞,结果成了外资的提款机。这哪是没抱中国大腿的问题,这是把自己的金饭碗拱手让人啊! 说到底,地缘经济合作从来不是谈恋爱,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互利共赢。中国作为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近邻,既有消化资源的市场,又有建设基建的能力,还有长期合作的诚意,简直是完美合作伙伴。可蒙古偏偏要舍近求远,听信西方资本的花言巧语,结果落得个 "矿在手里,钱在别人口袋里" 的尴尬局面。
东方大国没有免费的午餐!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没抱上中国
哈皮的高高
2025-09-05 20:34:21
0
阅读:100